出行市場亂不亂,滴滴說了算。APP下架100多天,市場份額依然穩穩當當,在面對T3、曹操、高德、一喂順風車的追趕,滴滴頒出一道道新規,應付對手遊刃有餘。
就在最近,滴滴推出司機收入保障計劃,美其名曰:流水保底。
活動為邀請制,被邀請到的司機,周在線時長≥40小時,每周至少可以收入1400元保障金(含300元租車保障金)。當滿足周流水周在線時長≥40小時的情況下,即使隻有1000元的流水,滴滴會補400元給到司機。
這樣的低門檻可以說有等于沒有,周在線時長≥40小時,以一周7天來計算,平均每天在線6小時,簡單的理解就是每天出車6小時,剩餘18個小時可以随便發揮,滴滴會保證你每周有1400元的收入,一個月4周合計有5600元收入。
随便拎出個司機都能滿足這個條件,因為大部分司機每天在線接單時長都超過12個小時。
低門檻=送錢花?
不可能的。有心細的老司機就把這筆容易讓人糊塗的賬算清楚了。
達成條件每月合計收入5600元,先從運營成本考慮,到小桔租車随便租輛車都要花費3000元,每個月充電或加油的費用最少1500,平時再紮個釘爆個胎,繳納一下違停等罰單,5600元食之無味。
再以運營現狀來盤算這個保障計劃,專車、優享的司機肯定瞧不上,隻有快車司機符合要求,一個快車司機每天出車6個小時,如果沒有200元流水趁早别幹。
所以這個收入保障計劃的意義在哪裡?完全是個虛有其表,俗語叫做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深究的話其實很明顯,這樣的規則是挽留那些兼職和任性的司機,滴滴隻是為了保證運力不流失才設置了這麼一個規則。
而真正全職且真心想在滴滴掙錢的司機,這項規定完全與他們無關。
從青菜拼車到特惠訂單再到輕快司機,滴滴一次次的侮辱司機的智商,制定的規則看似繡花枕頭實際黑心棉填充。
去掉這些華而不實的點綴規則,優化派單、降低抽傭幾個百分點會勝過一切。
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也被精明的老司機提出:為什麼滴滴、T3、曹操、一喂順風車等平台運營模式如此像,都在為了盈利壓榨司機?
根本的原因在管理層,滴滴的離職去了T3,曹操的跳槽到了一喂,管理層頻頻變動,但都是這個圈子的人在來回地轉,将“壓榨”文化遍地開花。
就比如先後獲得融資的T3和曹操,得到融資後這筆錢肯定是為了搶市場和搶用戶,絕對不可能會考慮提升司機福利。
而如今的網約車進入3.0時代 ,合規化的鍘刀在各地執法,司機無證運營罰三萬,不按時繳納再罰三萬,并納入失信被執行名單;平台在部分城市無證罰一萬,派單給無證司機也是罰一萬。
所謂的流水保障計劃,應該改成花裡胡哨大法。再不拿出點能落地規則出來,總把司機當成傻子忽悠。
滴滴,不合适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