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生物顯微鏡的主要使用步驟? 1.顯微鏡的結構 (1)機械部分:包括鏡座、鏡柱、鏡臂、載物台、鏡筒、調節器(也叫調節螺旋):大的叫粗準焦螺旋,小的叫細準焦螺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簡述生物顯微鏡的主要使用步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1.顯微鏡的結構
(1)機械部分:包括鏡座、鏡柱、鏡臂、載物台、鏡筒、調節器(也叫調節螺旋):大的叫粗準焦螺旋,小的叫細準焦螺旋。
(2)光學部分:包括目鏡、物鏡、反光鏡、遮光器等。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不斷調整反光鏡,直到出現光亮而均勻的視野。
(3)觀察:将要觀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載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玻片标本兩端用壓片夾夾緊,再用手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粗調節器,把鏡筒徐徐降到接物鏡頭差不多接近玻片标本為止(從側面觀察下降鏡筒)。然後左眼觀察,邊觀察邊用調節器将鏡筒徐徐上升(逆時針方向旋轉粗準焦螺旋)直到發現物象,觀察清晰為止。如果觀察部分不在視野中心,可移動玻片标本到視野中心,再上下轉動細準焦螺旋至物象清晰為止。
3、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
①繪圖用削尖鉛筆(3H型),根據觀察到的物像繪制,力求真實性;②圖繪在報告紙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當。③圖中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上細圓點表示,不能塗抹。(越暗的地方,細點越多,不能塗陰影表示暗處)。④标注名稱。
4、顯微鏡使用的幾點技巧
①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低,鏡頭短,放大的倍數越高。
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高,鏡頭短,放大的倍數越低。
顯微鏡放大倍數越高,視野中觀察到細胞體積大,數目就越少,視野越暗,鏡頭與玻片的距離越近。
②判斷視野中污點:移動玻片标本,污點動,污點在玻片上;若污物不動;轉動目鏡,污物在目鏡上;若移動玻片和轉動目鏡,污點不動,則污點在物鏡上。
5、因為觀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要使觀察到的物像在視野的中央,移動的原則是:标本移動的方向和觀察到物像移動的方向是相反。
6、在實驗“觀察植物細胞”步驟2中滴入清水;而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步驟2滴入的是生理鹽水,與人體細胞細胞液濃度大緻相同,以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形态,若置于清水中,會使細胞過度吸水而破裂。
多種多樣的生态系統是密切聯系的,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家。保護生物圈,是每個人的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