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04:42:3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一章

一、單項選擇題

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

B. 世界可否被認識的問題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樣的問題

D. 世界統一性的問題

2.實踐作為一種感性物質活動,強調的是

A. 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B. 實踐具有主觀性

C. 實踐具有能動性

D. 實踐具有曆史性

3.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中,本質和現象反映了

A. 事物之間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結構方式的關系

C. 事物過去、現在和将來的關系

D. 事物的根本性質和表面特征的關系

4.意識的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是,意識活動

A. 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B. 能通過指導實踐改造世界

C. 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

D. 能影響人的心理活動

5.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區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

B. 世界可否被認識的問題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樣的問題

D. 世界有否統一性的問題

6.時間和空間既是絕對的、無限的是相對的、有限的。這是一種

A. 詭辯論的觀點

B. 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C. 實用至受的觀點

D. 形而上學的觀點

7.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這說明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A. 事物的内部矛盾

B. 事物的特殊矛盾

C. 事物的外部矛盾

D. 事物的主要矛盾

8.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 事物之間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結構方式間的關系

C. 事物過去、現在和将來的關系

D. 事物的根本性質和表面特征間的關系

9.世界觀是

A.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觀點

B. 人們對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觀點

C. 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觀點

D. 人們對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觀點

1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這個諺語說的是

A. 時間具有一維性

B. 物質運動具有持續性

C. 時間具有有限性

D. 物質運動具有順序性

11.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

A.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B.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C. 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D.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2.在意識的問題上,唯心主義的錯誤在于

A. 忽視意識的主觀特征

B. 抹煞意識的主觀特征

C. 誇大意識的能動作用

D. 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

13.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B. 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

C. 物質和時間的關系問題

D. 物質和空間的關系問題

14.客觀實在性是

A. 自然物質的個性

B. 一切物質的共性

C. 物質的具體形态

D. 物質的存在形式

15.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根本對立和鬥争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

A. 聯系具有複雜多樣性

B.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C. 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D.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16.“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說法,都是要在實踐中堅持

A. 适度原則

B. 辯證否定觀

C. 實事求是

D. 科學發展觀

17.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

A. 豐富的

B. 發展的

C. 精神的

D. 實踐的

18.我們黨制定和執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對外開放方針的理論基礎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争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B. 事物發展的内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D. 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

19.下列選項中,表示要堅持适度原則的是

A. 因地制宜

B. 對症下藥

C. 注意分寸

D. 實事求是

20.“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是說

A. 規律僅僅存在于自然界

B. 規律是無法認識和把握的

C. 規律不具有客觀普遍性

D. 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1.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标準是,是否承認

A. 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B. 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C.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D.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2.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是因為

A. 實踐主體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

B. 實踐具有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曆史性

C. 實踐是個人日常生活的活動

D. 實踐是人類社會産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3.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有兩個,一個是聯系的觀點,另一個是

A. 發展的觀點

B. 對立統一的觀點

C. 實踐的觀點

D. 辯證否定的觀點

24.意識對于人的生理活動具有一定影響作用,這表明

A.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性

B. 意識是客觀事物本身

C. 意識對物質具有決定性

D.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25.對世界存在狀态問題的不同回答所區分的哲學派别是

A. 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B. 反映論和先驗論

C.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D.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26.哲學上的一元論與二元論的區别在于是否承認

A. 世界的物質性

B. 世界的統一性

C. 世界的可知性

D. 世界的多樣性

27.在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上,唯心主義的錯誤在于

A. 否認物質的絕對運動

B. 誇大相對靜止的存在

C. 否認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D. 主張沒有運動的物質

28.下列選項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

A. 社會管理活動

B. 科學實驗活動

C. 社會改革活動

D. 物質生産活動

29.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的變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範圍

C. 事物的變化是否徹底

D. 事物的變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30.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屬于

A. 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B. 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C. 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D. 絕對和相對的關系

31.規律的兩個特點是

A. 客觀性和普遍性

B. 客觀性和曆史性

C. 普遍性和持久性

D. 普遍性和自覺性

32.“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句話強調的是

A.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同一性

B.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鬥争性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33.下列關于意識起源的正确說法是

A. 意識是主觀自生的

B. 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産物

C.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D. 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34.唯物辯證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認識方法是

A. 邏輯分析法

B. 階級分析法

C. 矛盾分析法

D. 精神分析法

35.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态度依據的是

A. 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

B. 辯證否定的原理

C. 曆史唯物主義群衆觀

D. 對立統一的原理

36.哲學上的二元論否認

A. 世界的統一性

B. 世界的物質性

C. 世界的可知性

D. 世界的多樣性

37.在唯物辯證法看來,糧食同玉米、高梁,小麥之間的關系屬于

A. 一般和個别的關系

B. 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C. 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D. 内容和形式的關系

38.“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這體現的是

A. 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B. 機械唯物主義思想

C. 主觀唯心主義思想

D. 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39.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

A. 同一性和鬥争性

B. 統一性和多樣性

C. 普遍性和特殊性

D. 一般性和個别性

40.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區分了

A.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 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D. 反映論和先驗論

4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 廣延性

B. 持續性

C. 客觀實在性

D. 可知性

42.“絕對運動中包含着相對靜止,相對靜止中包含着絕對運動”,這是一種

A. 相對主義詭辯論的觀點

B. 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 形而上學的觀點

D. 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43.下列各項屬于主觀臆想聯系的是

A. 江河污染影響人們的生活

B. 核洩漏事故危及人類的生存

C. 毀林導緻生物物種的迅速減少

D. 彗星出現預示将要發生戰争

44.實現意識能動作用的根本途徑是

A. 學習科學理論

B. 投身社會實踐

C. 了解實際情況

D. 制定周密計劃

45.認為水、火、土、氣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學是

A. 樸素唯物主義

B.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C. 辯證唯物主義

D. 庸俗唯物主義

46.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

A. 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B. 事物發展的狀态和形式

C. 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

D. 事物發展的内因和外因

47.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理論依據是

A. 矛盾的同一性額鬥争性相結合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的原理

C. 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相統一的原理

D. 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的原理

48.正确發揮的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是

A. 形成明确的目的

B. 正确認識事物的規律

C. 制定周密的計劃

D. 具有堅持的意志

49.凡是承認世界具有統一性的哲學都屬于

A. 唯物論

B. 唯心論

C. 二元論

D. 一元論

50.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形勢,我們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時又不忽略支流。這裡依據的哲學道理是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的原理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

D. 事物變化的内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原理

51.下列各項屬于主觀臆想聯系的是

A. 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氣嚴重污染

B. 過度毀林開荒導緻嚴重水土流失

C. 人的生辰八字決定其一生命運

D. 人的社會環境影響其一生命運

52.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是

A. 質量互變規律

B. 對立統一規律

C. 否定之否定規律

D. 内容與形式相互作用規律

53.下列說法中,屬于正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是

A.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

B.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 紙上談兵,畫餅充饑

D. 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54.要開一張包治百病的藥方是很荒謬的,因為它違背了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原理

B. 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的原理

C.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 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原理

55.“白馬非馬”這一詭辯命題的錯誤在于割裂了

A. 現象和本質的聯系

B. 局部和整體的聯系

C. 個别和一般的聯系

D. 量變和質變的聯系

56.從小脫離社會、在狼群中生存的“狼孩”沒有意識,這一事實說明

A. 意識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

B. 意識是社會的産物

C.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D.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57.在客觀規律面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是

A. 人可以創造規律

B. 人可以消滅規律

C. 人可以改變規律

D. 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58.金、銀、銅、鐵、鋁等同金屬的關系屬于

A. 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B. 個别與一般的關系

C. 現象與本質的關系

D. 形式與内容的關系

59.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戰勝舊事物,從根本上說是由于

A. 新事物是在舊事物之後産生的

B. 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所沒有的新形式

C. 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所沒有的新内容

D. 新事物較舊事物更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簡答題

1.簡述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

2.簡述意識的本質。

3.什麼是哲學基本問題?簡述其内容和意義。

4.簡述内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

5.簡述列甯的物質定義及其意義。

6.簡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7.簡述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以及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

8.簡述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系

9.如何理解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10.簡述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主要表現。

11.簡述規律的含義和特點。

三、論述題

1.試述意識的能動性及其主要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正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2.試述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踐工作中堅持兩點論和重心論統一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4.試述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統一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5.試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并說明這一原理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

6.用内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說明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AADBC

6-10 BABAA

11-15 BCABD

16-20 ADBCD

21-25 CDAAC

26-30 BCDBD

31-35 ACBCB

36-40 AACAC

41-45 CBDBA

46-50 CBBBC

51-55 CBDBC

56-59 BDBD

二、簡答題

1.簡述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

意識的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的。能動性的實現途徑是人們的社會實踐。要正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充分認識二者的辯證統一關系:

(1)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确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2)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2.簡述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本質:(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2)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3)意識是社會的産物。

3.什麼是哲學基本問題?簡述其内容和意義。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即世界的本原是什麼的問題。第二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不能認識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認識的問題。

(2)掌握哲學基本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如何正确回答哲學基本問題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标準。如何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 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标準。

4.簡述内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

任何現實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統一體。内容與形式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相互作用的關系。

(1)内容與形式是對立的統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結構方式這兩個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區别的,對立的。同時,内容與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現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區别和對立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轉化。在某一種聯系中是形式的東西,在另一種聯系中可能成為内容,反過來也是一樣。

(2)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決定形式,形式依賴于内容。有什麼樣的内容,就要求有什麼樣的形式與之相适應;内容發生了變化,形式或遲或早總要發生相應的變化。第二,形式對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對内容的反作用有兩種情形:當形式适合于内容時,對内容的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時, 對内容的發展起消極的阻礙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構成兩者的矛盾運動。

5.簡述列甯的物質定義及其意義。

(1)列甯的物質定義是:“物質是标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簡言之,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并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2)理論意義:第一,它指出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的客觀實在,同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質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第三,它是指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物質觀的局限性。

6.簡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中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趨勢。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中不确定的趨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2)二者是對立的它們是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産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統一的其表現是:第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由此為自己開辟道路沒有脫離偶然性和純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必要補充偶然性背後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約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7.簡述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以及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

(1)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是: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意識對物質又有能動的反作用。

(2)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上,唯心主義片面誇大意識的能動作用,否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肯定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但卻忽視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8.簡述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系

本質和現象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

(1)本質和現象是相互區别相互對立的。

(2)本質和現象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

9.如何理解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人類社會産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生活的本質。

(1)勞動實踐是人類和人類社會産生的決定性環節。

(2)物質生産實踐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基礎。

(3)實踐活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10.簡述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主要表現。

(1)聯系觀點和孤立觀點的對立。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主張用聯系的觀點看世界。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它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

(2)發展變化觀點和靜止不變觀點的對立。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處于不停的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中,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世界。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質上是不變的,它用靜止不變的觀點看世界。

(3)承認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認事物内部矛盾的對立。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學否認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認為事物的變化是外力推動的結果。

11.簡述規律的含義和特點。

規律就是物質運動發展過程中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規律的特點(1)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是指,規律是運動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普遍性:規律的普遍性是指,規律不是隻在個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現象裡起作用,而是在較大的範圍和領域起作用。12.簡述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正法的實質與核心。

三、論述題

1.試述意識的能動性及其主要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正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1)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事物,形成主觀觀念,并且能動地反作用與客觀事物,意識的能動作用具體表現在:其一,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 其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其三,意識活動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作用,這是意識能動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現,其四,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作用。

(2)正确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有條件的,這種條件性的根本點在于,要科學把握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把意識的能動作用助于物質決定論的理論基礎之上,具體說,其一,社會實踐是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徑,其二,要遵循客觀規律,正确認識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是正确實踐的前提,因而也是發揮意識能動性的前提,其三,發揮意識的能動性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技術條件。在任何工作、學習中,都必須以意識的能動性原理為依據,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深入解決工作、學習中的各種矛盾。在任何時候,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注意客觀物質條件的制約。

2.試述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以及事物構成成分在空間上排列組合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态向另一種質态的飛躍。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範圍,是區分質變和量變的根本标志。

(1)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質變和量變相互滲透的。

(2)現實意義: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既要有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标,又要有步驟、分階段地踏實苦幹、穩步前進、急躁冒進、急于求成的結果,隻能是事與願違,欲速則不達。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踐工作中堅持兩點論和重心論統一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1)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2)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 在研究某一矛盾時,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就是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點。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一系列“兩手抓”的方針,就是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具體表現。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假設的形式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堅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

4.試述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統一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1)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确發揮主動能動性的前提。隻有正确認識了客觀規律,并按規律辦事,才能正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改造世界。無視或違背規律,盲目蠻幹,必然受到規律的懲罰。

(2)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隻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反複實踐,深入研究,才能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規律,才能順利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指導。

(3)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既要充分發揮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要 踏踏實實地按客觀規律辦事;既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又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

5.試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并說明這一原理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别的關系,它們是辯證統一的。

(1)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聯結的;

(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區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矛盾問題的精髓。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普遍原理的指導下,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補充和豐富普遍原理。這一原理對我們有重要意義: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

(2)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我們面對的情況,既不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設想的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照抄書本不行,照搬外國也不行,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把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 在實踐中開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6.用内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說明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與他事物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 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關系是:内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外因通過内因而起作用。這一原理是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基礎。

(2)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首先必須依靠本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隻有這樣才能建立起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強國。

(3)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閉關自守隻能導緻愚昧落後。

(4)我國的對外開放是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礎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