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謠言可畏
昔有名将因謠言而枉死
近有因謠言憂郁而終者
沒有人會真正關心謠言中的主人公到底是什麼樣子?
他到底是怎樣的性情、怎樣的人品這件事情的始末是什麼?
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隐情?
是否為所傳者親眼所見?
沒有人會去關心這些,聽到謠言的人眼裡大多放了光
得了機會再把所聽到的進行一番
“私人”加工
再次傳與他人,聽者再次加工,如此反複
有一句名眼:當真相正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全城。
如果謠言中的主人公一定要将事情澄清,還自己一個清白
那在衆人眼裡就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越描越黑,甚至走了樣
所以
古人說:何以息謗?
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争。
然而人活世上,從不是獨立的個體總要在人群中艱難過活。
所以古人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做人處事,都必須要小心謹慎。
又如聖人所言“猶兮若畏四鄰”
在人生的旅程上,對于自己、對于外界,都認識的清清楚楚
如同“猶”(猴子屬的一種動物,和狐狸一樣,它在出洞或者下樹之前
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動靜,都觀察清楚,才會有所行動)一樣……
好像四面八方都有情況,心存害怕不得不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若在人群中這樣謹慎的行事,仍有謠言,那就隻好暫修安忍,以退為尚了。
萬萬不可,陷入謠言的漩渦。
笑裡可以有刀,自稱酷愛和平的人們
也會有殺人不見血的武器,那就是造謠言。
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也以謠言被殺。
面對謠言,應該有一顆強大的心髒
用衆人扔來的“謠言之土”,修籬種花
或許,這未嘗不是“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農夫插秧,是邊插邊後退的,正因為他能夠退後,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種完成。
無辯,而安然處之,待到謠言消散自己又是另一番心胸了。
警覺嫉妒除了蒙蔽我們的雙眼,使我們看不見别人的優點
并讓我們的内心備受煎熬外,什麼好處也給不了我們
可是因為嫉妒總能僞裝成其他情緒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受它騙
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
經雲:一切餓鬼,悭嫉為本。
意思是
堕入餓鬼有兩個主要的因:
一是悭吝;二是嫉妒。
嫉妒善于僞裝,不過說實話
我們心裡還是一眼就能把它看破,隻是對外不想承認自己妒火中燒罷了
因為我們潛意識裡不想讓别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裡
嫉妒表
面上是對别人不滿,實際上反映的是對自己不滿
我們在哪些方面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在哪些方面表現出對别人的嫉妒
從這個角度來說,嫉妒心像是探照燈,照見潛藏在内心深處的不滿和執著
#福州頭條##中華傳統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