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老師,你就永遠不知道現在孩子的作業能寫得多搞笑。
小學生們寫作業時,一旦落筆寫下答案,總信心滿滿,覺得自己“全天下第一對”,其實老師們在給孩子們批作業時,常常因為錯得離譜的答案,笑倒在辦公室。
和高年級同學對答題方式已經輕車熟路不同,小學生的作業,仿佛是“段子大合集”,動不動就能翻出新包袱。
小學生作業又出“新包袱”,“亡羊補狼”你怕了嗎小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總帶着一種“唯我獨尊”的蜜汁自信。
一道圖形統計的數學題,用各種水果的數量來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最後一道題,本來是讓學生找出,喜歡哪種水果的人最多,結果孩子直接來了一句“建議帶草莓,因為我喜歡吃。”這霸道總裁的範兒我喜歡。
這一道題,是讓學生把成語補充完整,正常情況我們應該填“五湖四海”一類的,結果小學生直接把語文題,做成了數學題。
類似的爆笑成語填空還有最經典的“亡x補x”,正确答案我們大家都知道,其實這位答題的學生也很熟悉,但是最後填出來“亡羊補狼”,你是認真的嗎?
看過了比較沖擊靈魂的答案,這裡還有一個畫風特别可愛的造句。
原來給出的例句非常美,小朋友寫出的句子是“我的小肚子,有大龍蝦,有土豆泥,還有媽媽的早飯。”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吃貨。
小學生作業有多好笑?不送德雲社可惜了常規的造句寫詞已經難不住現在的小學生,填寫句子,才是他們自由發揮的拿手好戲。
句子最能讓他們發揮奇思妙想,關鍵是雖然和正确答案不符,但仔細一品居然還有幾分道理,老師看了也不敢輕易畫叉。
小蔥拌豆腐——可以吃;竹籃打水——可以喝;芝麻開花——很美麗;十五個吊桶打水——喝不完。任誰看了也挑不出錯處吧?這孩子真是造句鬼才,不送去德雲社可惜了。
“啞巴吃黃連”的後半句,成年人基本都知道,當小學生沒有聽過,試卷上卻出現這道題時,秉承着能答上就不能空着的原則,孩子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啞巴吃黃連——一口一個(啞巴:我謝謝您);
啞巴吃黃連——真美味啊(這孩子應該連黃連是什麼都不知道,改天給他嘗嘗);
啞巴吃黃連——自吃自誇(這個啞巴叫王婆);
啞巴吃黃連——能吃一大口(這啞巴是有多餓);
啞巴吃黃連——聾子喝綠茶(意境絕了,對仗工整,全場最佳)
小學生寫出“奇葩作業”,主要和學習水平有關看完小學生寫出的奇葩答案,笑點低的早已笑到直不起腰,讓人不禁懷疑,他們的小腦袋瓜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之所以孩子把題答成這個樣子,主要和他們的學習經曆太短有關。
弄不清題型
在小學生看來,答題和有人對面問問題是一樣的,自己怎麼理解就怎麼寫。
到了高年級,才能在做過大量題目後,總結出每種題目的答題技巧,這種情況通常在上高年級後可以改善。
知識積累不足
小學生之所以面對一些題目胡編亂造一氣,自由發揮自創答案,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對知識掌握不夠,對考察的知識點沒有了解,随着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自然就知道标準答案了。
做題馬虎
有時候小學生的錯題讓人啼笑皆非,尤其是涉及到計算、拼音等方面,更是錯題的高發地區。沒有家長和老師監督的情況下,經常容易犯些小錯誤,導緻最後結果十分離譜。
輔導作業别隻會“氣到想打人”,做到三點進步更快面對小學生的“奇葩答案”,媽媽往往是火冒三丈,控制不住體内洪荒之力想打人,但隻有幫學生度過這一難關,以後成績才有提升可能。
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有些小學生面對自己的錯題,反而理直氣壯,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自己的答案沒有錯處。父母和老師要讓學生“輸得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錯在哪,印象才會深刻。
了解正确答案是什麼
指出錯誤後,還要告訴學生,正确答案的解題思路及依據,這樣才能加深印象,知識在一次次做題中,得到積累。
總結做題思路
常見的組詞、造句、回答問題,實際上都是在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總結出每個題型的解題思路,學生才會在錯題中得到成長,加深印象。
今日話題:你還見過哪些小朋友寫出來的搞笑答案?
歡迎在下方評論,發表您的見解,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贊收藏或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