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從一小棵植物盆景開始。如今各種公園也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冒出來,這些公園或大或小,給人們的休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而公園裡的各種綠化植物,則是給公園一個點睛之筆,每一個季節不同的植物都有它精彩的一面。但面對這些植物,人們在欣賞的同時,卻還動起了另外一番心思。枇杷樹也是公園裡的一種綠化,但它全身都是寶,這讓枇杷樹在公園裡的“待遇”并不好。
還有一種被人們叫做黃花菜的植物,也有類似的經曆,隻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它含有比較大的毒性。
它就是萱草,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原産于我國,但在我國長期的發展中,人們并沒有很好的利用它。反而在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的一些植物園、園藝愛好者通過一些途徑,收集了亞洲的一些萱草品種,進行雜交繁育,如今萱草的品種已經達到了上外種之多,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觀賞花卉植物。
如今的萱草,因為它開花時的美麗花卉,在我國被廣泛的種植在公園、綠化帶中,它的花朵呈現橘紅色到橘黃色,内花被裂片成A形,花期從春季到夏季都會有開放。隻是這種花卉和人們食用的一種花卉食物有着很大的聯系,所以不少人把它叫做“黃花菜”,确實看到的時候和黃花菜十分的相似。相信不少在公園裡觀賞過這種花卉植物的人們都會認為它就是黃花菜,隻是不同的是萱草常見于公園,而人們食用的黃花菜則是種植在專門的田地裡。
對于公園裡花卉植物,大部人還是非常注意愛護的,不僅邊上有防護的提示,也有愛心人士會拉起阻攔的繩子。
但就是這樣,有小部分人會趁着無人的時候,去采摘這種所謂的“黃花菜”,因為在他們看來,和平時吃的黃花菜幾乎一樣,而且越看越像,這就是這部分人去采摘它的主要原因,采摘回去後當食物來吃,各種媒體也有這樣的報道,一些萱草被采摘人們采摘回去。不少網友看到後卻表示,小心中毒了。因為種植觀賞的萱草,并不是真正的黃花菜,而是萱草的一些其它的品種,比如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等之類的品種。這些品種的毒性會比較大,裡面含有的秋水仙堿也比較的多,哪怕是在熱水裡浸泡後也還會有很大的毒性,要是不小心吃了會刺激呼吸道,産生口幹、腹瀉或頭暈的情況。
其實,萱草和黃花菜還是有一些區别的,枝葉和花朵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萱草的枝葉條狀針形,黃花菜的枝葉狹長帶狀;萱草的花朵比較大,花葶比葉子還要長,顔色比較的鮮豔,而黃花菜的花朵比萱草的花朵還要大一些,顔色則是單一的橙黃色。從這兩個方面其實就可以很好的區分開來,所以要是您在公園裡要萱草被一些人采摘,請一定要告訴他們,這些花朵是不能食用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