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國關于雪的詩畫文字何止千萬?科普作家費金深在文章《雪花飄飄》中詳細介紹了你不知道的雪的二三事。
我們在空中能夠見到的單個雪花,它們的直徑一般隻有0.5-3.0毫米,大約3000-10000顆雪花加起來才有1克重。科學家研究後發現,-6℃時,雪花的平均面積是0.256平方毫米;氣溫升到-3℃時,平均面積增大到0.811平方毫米。而我們常常說的“鵝毛大雪”是氣溫接近0℃時的産物,并不能表示嚴寒。
1887年冬天在美國西北山區的一個農場裡曾出現過直徑380毫米的雪片,甚至可以叫“雪碟”了。最早發現雪花六角的是西漢文帝時的韓嬰: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1611年德國天文學家克蔔勒記述了六角形的雪花,比我國晚了約1700年。
六角形和水氣凝華的結晶習性有關,一共有4個結晶軸:1個主軸和3個輔軸。三個輔軸分布在同一個平面上,互相形成60度的角度相交。主軸與三個輔軸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水氣凝華時,主軸比3個輔軸發育緩慢,并且很短,雪花的形狀就生成為六角形雪片。就問你神不神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