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是我們漢族地方的一種戲曲劇種,流行于上海等地。滬劇的曲調比較唯美,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擅長于表現現代生活。但是很多人對于我們以前的一些戲曲都不是特備的了解。那麼,大家對于上海文化典型的代表“滬劇”有什麼認識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滬劇的發展曆史
40年代以後,滬劇在話劇和電影的影響下,建立了編導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畫人物性格,探尋唱、做、白的有機結合。演唱藝術方面,以最能表現個人演唱特點的長腔長闆為主,出現各種流派。并将電影《桃李劫》改編成《恨海難填》,演出獲得成功,同年被拍攝成戲曲影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滬劇進入改革發展的新時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個國家滬劇演出團體——上海人民滬劇團(上海滬劇院前身)。廣大滬劇演員、編導、樂師、舞美人員積極編演現代戲,出現了大批反映革命曆史和現實生活的劇目,如《羅漢錢》、《白毛女》、《星星之火》、《雞毛飛上天》、《黃浦怒潮》、《蘆蕩火種》、《紅燈記》、《被唾棄的人》等,對提高滬劇的音樂唱腔、表導演水平和舞美推陳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羅漢錢》、《星星之火》被攝制成影片,影響較大。文革後,滬劇逐漸得到複蘇,着名滬劇藝術家重返舞台,煥發了藝術青春。滬劇舞台上陸續推出了一批新人、新劇目,如《金繡娘》、《張志新之死》、《日出》等。
滬劇的唱腔音樂
滬劇唱腔音樂來源于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和廣采博取,逐漸形成了其豐富多彩的曲調以及獨特的風格。它既擅于叙事,也長于抒情。為了适應劇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時巧妙地運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變化其節奏、節拍、調式與伴奏過門等,從而形成了一整套闆式,曲調主要分為闆腔體和曲牌體兩大類。
滬劇的伴奏樂器
滬劇的伴奏樂器從對子戲時的一把胡琴、一副闆和一面小鑼,到40年代時較大的滬劇團已使用五至七、八件樂器伴奏。以竹筒二胡為主(俗稱“申胡”),輔以琵琶、揚琴、三弦、笛、箫等,屬于江南絲竹類型配備,也采用支聲複調手法演奏。後吸收了少數廣東樂器,使一些江南絲竹樂及廣東樂曲的音調融入唱腔過門中。建國後,有的劇團在民樂基礎上吸收了西洋樂器的弦樂、木管樂組成中西混合樂隊;有的還設置電聲樂器,應用複調、和聲以管弦樂技法配器,向新歌劇及電影音樂借鑒,戲劇配樂和劇情緊密配合。
和豫劇是河南文化的代表一樣,滬劇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近現代中國大都市的風貌,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出很強的生機和活力。随着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滬劇藝術面臨着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危機,出現人才流失和斷層現象,江南地區原有的數十個滬劇演出團體如今僅剩3個,以有力措施搶救和保護滬劇藝術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滬劇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