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都各有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曲藝等等。你了解南平文化中南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嗎?到底有哪些?小編找了些資料,列出來一些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南平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共19項)
2007年4月1日
一、民間音樂(3項):浦城閩派古琴、邵武長門、延平佛教修士音樂
二、民間舞蹈(2項):延平戰勝鼓、邵武傩舞
三、戲曲(4項):政和四平戲、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南平南詞戲、邵武三角戲
四、曲藝(2項):南平南詞曲藝、邵武南詞北調
五、民間雜技(1項):建瓯挑幡
六、民間手工技藝(3項):武夷岩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建陽建本雕版印刷、邵武和平遊漿豆腐制作工藝
七、民間美術(1項):浦城民間剪紙
八、民間習俗(1項):邵武河坊搶酒節
九、民間信仰(2項):延平樟湖崇蛙、崇蛇民俗,順昌大聖崇拜習俗
南平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共18項)
2008年12月25日
一、民間音樂(2項):嶺炳洋畲歌(延平)、太平十番(延平)
二、民間舞蹈(1 項):王台太平鼓(延平)
三、戲曲(2項):峽陽南劍戲(延平)、傳子木偶(浦城)
四、曲藝(1項):建瓯唱曲子(建瓯)
五、雜技與競技(1項):葫蘆潭畲族武術(邵武)
六、民間手工技藝(4項):建盞制作技藝(建陽)、弓魚技藝(建瓯)、丹桂茶制作技藝(浦城)、坎頭擺果台蔬果保鮮技藝(邵武)
七、民間習俗(5項):楓坡拔燭橋(武夷山)、葫蘆潭畲族打醮(邵武)、和平浴佛節傳經(邵武)、徐洋三月三(延平)、宜坊過火節(邵武)
八、民間信仰(2項):蕭公聖君民俗信仰(延平)、太保信仰(建瓯)
南平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共24項)
2010年7月15日
一、民間文學(1項):張三豐傳說(邵武)
二、民間音樂(2項):十番音樂(延平)、畲族民歌(順昌)
三、民間舞蹈(1項):五夫龍魚戲(武夷山)
四、傳統戲劇(2項):南劍戲(延平)、三角戲(光澤)
五、民間美術(1項):松溪版畫制作技藝(松溪)
六、傳統手工技藝(10項):九龍窯青瓷制作技藝(松溪)、湛盧寶劍鑄造技藝(松溪)、浦城包酒釀造技藝(浦城)、木雕活字印刷(光澤)、仁壽灌蛋制作工藝(順昌)、洋口油紙傘制作工藝(順昌)、包糍制作技藝(邵武)、腳跟糍制作技藝(邵武)、碎銅茶制作技藝(邵武)、北苑禦茶制作技藝(建瓯)
七、傳統醫藥(1項):畲家青草茶(順昌)
八、民俗(6項):伏虎禅師信仰(延平)、戲神田公信仰(延平)、獵神信仰(延平)、媽祖信仰(順昌、邵武)、畲族婚禮習俗(順昌)、七夕行橋(邵武)
南平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共15項)
2012年7月10日
一、傳統舞蹈(2項):王台鎮黃龍燈舞(延平區)、邵武錢棍舞(邵武市)
二、曲藝(1項):大腔戲坐唱(延平區)
三、傳統技藝(10項):閩北古民居營造技藝(光澤)、閩北木拱廊橋營造技藝(政和、順昌)、武夷山遇林亭黑釉茶盞制作技藝(武夷山市)、武夷山分茶遊藝——茶百戲(武夷山市)、政和白茶制作技藝(政和縣)、政和高粱白酒釀造技藝(政和縣)、浦城豆腐丸制作技藝(浦城縣)、松溪小角制作技藝(松溪縣)、擂茶制作技藝(邵武)、連史紙制作技藝(光澤)
四、民俗(2項):将石神龍會(邵武市)、燭橋燈民俗(建陽黃坑)
南平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共19項)
2014年10月22日
一、民間文學:程門立雪典故(延平區 )
二、傳統戲劇:政和四平提線木偶戲(政和縣)
三、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張三豐(原式)太極拳 邵武市
四、傳統技藝:光澤仿古箱包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光澤縣)、建瓯林氏金銀器制作技藝(建瓯市)、建瓯高爐光餅制作技藝(建瓯市)、順昌畲族臘肉加工工藝(順昌縣)、順昌元坑水輪車營造技藝(順昌縣)、順昌燈籠制作技藝(順昌縣)、政和工夫茶制作技藝(政和縣)、東平老窖釀造技藝(政和縣)、正山小種紅茶制作技藝(武夷山市)、九曲竹排制作技藝(武夷山市)岚谷熏鵝制作技藝(武夷山市)、漳墩貢眉白茶制作技藝(建陽市)
五、民俗:順昌陳靖姑信俗(順昌縣)、政和楊源鐵坑殿李三娘文化(政和縣)、政和走古事 (政和縣)、龍崗祖殿(潘公堂)民俗文化(延平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