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淺談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

淺談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4:43:03

  中國的傳統工藝四大名繡指的是蘇繡、湘繡、粵繡、蜀繡。中國不僅是禮儀之邦,古時的女子還手工技術非凡,刺繡的手藝更是爐火純青,什麼龍鳳呈祥更是信手拈來……這期給大家講述的就是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那麼就随着小編一起了解廣東文化吧!

  粵繡,包括廣繡和潮繡。以廣繡為代表,全國四大名繡之一,曆史上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刺繡品,即專指廣府地區的刺繡工藝品,包括刺繡字畫、刺繡戲服、珠繡等。引以廣東省廣州市為生産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

  悠久的曆史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于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繡《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發,足見其技之精。到了宋代,民間日常已廣泛應用刺繡品,其中的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明代中後期,廣繡已揚名海外。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得到國王厚賞廣繡之名遂傳至歐洲,繡品從此輸出國外。

  廣繡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遠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細非常。清初,英國商人拿服飾圖樣到廣州繡坊訂繡品。因圖樣乃西方油畫風格,繡工為繡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繡線種類及改革繡法,豐富繡品的表現力,使廣繡技藝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績成線縷,以馬尾纏絨為勒線等。清中葉是廣繡出口的全盛時期,大幅的繡畫納稅也要白銀1.2兩,可知價值不菲。當時的廣繡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濃豔且非常光影變化。今故宮仍保存着當時廣繡挂屏可證其藝術高超。

  清代,廣州的刺繡作坊多在狀元坊、新勝街、沙面一帶。繡品的特色是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鮮豔、富麗堂皇,高檔繡品有條幅、挂屏、台屏等。清末,有名畫家參與廣繡設計,使技藝更有發展,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東省工藝局聘畫家高劍父任賓華藝術學校校長時,設繪畫、刺繡、雕刻等習藝班,高劍父紅顔知己宋銘黃(1877~1940,後為高夫人)任刺繡班教師。

  該校又設濱華繡品陳列館,陳列廣繡精品,其中的孔子立像精緻無比,不見針眼,形象栩栩如生。民國初,宋銘黃随高劍父到上海,創辦“上海女子刺繡院”,宋以高的花鳥畫作為刺繡畫稿,改進刺繡針法,被譽為“改革刺繡工藝的範本”。1920年,在“廣東省第一回美術展覽會”上,宋銘黃的刺繡作品參展,好評如潮。

  清末民初時,廣繡業行會“錦繡行”有會員1000多人。廣繡名師輩出,早起有百歲是福陳球,門下弟子不少成為名師:四代相傳專繡貢品的黃洪,能在兩寸見方的貢品荷包上繡出種種花鳥,精緻之極;能畫能繡得周雲笙,構圖新穎、針法獨特。還有許榮、許松、周德、朱蘇等名師一批。宣統三年(1911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缤華藝術學校選送的繡品獲三等獎,黃洪弟子餘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獲二等獎。

  再度輝煌

  1915年,餘德的繡品《孔雀牡丹會景》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行内譽為“繡花王”1922年,餘得的繡刮畫《瑞獅》在英國倫敦大橋開幕賽會上獲二等獎。1923年,黃妹(漢光)的繡挂畫《菊花貓蝶圖》、《半浮沉金魚》、《雞冠花》在廣東省國貨展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譽為“繡花狀元”。

  此時,黃妹用旋紋針法代替直紋針法繡老虎、獨創八面旋轉針法繡雞冠花,以及陳荷影用二針企麟法繡大龍,用虛凸(粵語稱虛蔔)法繡龍鳳,皆聞名于國内刺繡行。1929年,莫傅精繡得列甯頭像被莫斯科列甯紀念館收藏。1929年,在廣州舉辦的四省市繡品展覽會上,廣繡以《孔雀牡丹》、《番獅》、《雪地風景》等繡品參展,再一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1926年,餘德、黃妹等組織錦繡工會,有會員900餘名,産品多為鏡畫、褂群、會景(大幅繡畫),遠銷海外。

  1938年日軍侵占廣州之後,藝人改行謀生,廣繡一落千丈。抗戰勝利後雖稍有恢複,但元氣大傷。解放後,市政府扶持藝人組織起來,20世紀50年代中期再起高潮。1954年8月,全市刺繡業有557戶、932人(包括繡戲服、珠繡)。黎沾、餘德、黃妹、李笑華、文景、怡然等藝人創作出一批國内外聞名的廣繡畫精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