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流水線生産的工藝品越來越多,這樣更加凸顯了傳統手工藝品的可貴。竹編是一種傳統的工藝,曆史悠久。甯波地區盛産毛竹,所以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就利用這豐富的資源編織成一個個竹制品。甯波竹編富含了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凝聚了豐富的甯波文化。
蘇東坡的一句“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道出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迥然不同。早在商朝,就有東陽竹編記載。原有專家認為,竹編工藝在兩三千年前。而這次考古,堪稱同類考古發現之最,竹編工藝因此可能提前2000年左右。
甯波是竹編的“故鄉”。四明山盛産毛竹,自古以來就用來編制各種簡樸實用的竹籃、竹籮等用具。明清二代的江南舉人赴京應試的考籃和食籃都是竹編的。鄞縣、奉化、餘姚山區有幾十家鄉村辦竹編廠的竹編工人,能巧妙地利用篾絲和篾片,編制各種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種動物,并和傳統的罐、籃、盒、盤結合起來,制成雞罐、鴨盤、貓頭鷹盒等,既實用又可觀賞,成為饋贈親友的好禮品。如今,竹編制品遠銷歐、美、日本各國和港澳地區。
此外,還有竹根雕刻,取材于竹根節疤,藝人們巧施刀工,順其自然形狀掩瑕顯瑜,露中有藏,雕琢成各種人物及動、植物形象,栩栩如生,别具一格。象山縣有12家竹根雕生産廠,他們還采用特殊處理工藝,有防蛀、防黴、仿古之功能。
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發絲厚,寬度也隻有四五根發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緻,觀者無不贊歎其難。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在傳統技藝街區展出了不同風格的竹編作品,既有曆史悠久,技藝高超的青神竹編,又有将現代流行時尚與中國傳統文化工藝相結合的劉氏竹編,博采衆長。
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鎖、釘、紮、套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絲互相插扭,形成各種色彩對比強烈、鮮豔明快的花紋。
竹編日用品能在民間廣為流傳,材料易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傳統竹編的實用性,這是傳統竹編最初興起的原始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