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雪育兒思考
每次下午放學接娃,兒子都會和同班一個叫晨晨的孩子結伴同行。
路上,晨晨媽媽問我,“你娃跟你說學校的事嗎?”
我說,“說呀,我兒子每天都會把學校裡發生的事說給我聽呢,當然他也是有所選擇的,挨批評的事可能就不說了。”
晨晨媽媽愁眉苦臉地說,“我娃啥都不說。”
像晨晨媽媽這種苦惱,不知道你們有嗎?其實我覺得,孩子放學回來不愛跟父母溝通交流學校裡的事情,與我們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系,尤其是父母總是主導、詢問的聊天,那多半是無效溝通,孩子肯定啥也不想說。
我也是在多次碰壁後才發現的這條育兒真理:父母要少說教多傾聽,才能打開娃的話匣子。
01父母要少說教少說教,意思是當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要急于勸說孩子,也不要急于發表意見,而是讓孩子先表達自己的情緒。
例如孩子回家說,“今天班長打我了。”
媽媽一聽就急了,“那你是不是又犯錯了?你上課不認真聽講做小動作,還是下課亂跑了?班長為什麼隻打你不打别人?……”
咄咄逼人的語氣,一下子就讓孩子喪失了分享欲,甚至下次再有這樣的事,都不敢說了,是啊,有啥好說的,說了不可避免就是一頓啰嗦的指責。
而且,在這個時候,往往是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在他耳邊的都是噪音,所以說是“無效溝通”。
作為父母,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其實主要就是傾聽,傾聽的過程中要專注,用心,要對孩子有簡單的回應,有簡單的反饋,不要急于反駁,也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要随意打斷,這樣孩子才會有訴說的欲望。
另外,還要做到共情,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來感受他為什麼那樣想、那樣說、那樣做,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理解和溫暖,而不是伺機反駁,更不是挖苦指責。
所以,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學校的事、心裡的秘密,父母應該扪心自問,你是不是一直在說教而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地聽孩子說話,沒有認真對待與孩子的溝通?一開口就是在拿道理來教育孩子?
02父母要多傾聽孩子
大人物任弼時被稱為最善于傾聽和采納正确意見的人,就是因為他在與别人的談話中,從不随意制止别人發言,總是以冷靜的頭腦和說服的精神進行解釋,啟發教育。
大人物尚且如此,我們為人父母者更要做到學會傾聽孩子講話,這樣才能讓孩子多傾訴,通過孩子的描述來了解孩子身邊的大事小事,在傾聽的過程中,一方面會讓孩子感覺到被父母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增進彼此感情,使得親子關系更融洽。
那麼,傾聽孩子說話,除了前面講得“不要急于反駁、不要敷衍了事、不要随意打斷”之外,還要注意這些——
第一,要有耐心來傾聽孩子講話。
由于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語句條理性較差,有時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時候就需要父母耐心等待孩子把話說完,然後再把“零散”的東西拼湊起來,從而準确理解孩子要表達的意思。
第二,傾聽時要注意情感溝通。
傾聽孩子說話,不是說父母就一言不發,隻聽不說,而是也要恰當回應,進行情感溝通。例如我們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有了“共情”,孩子也才能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且還能拉近親子之間的心理距離。
第三,父母傾聽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作為成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感受到壓力和煩躁,此時又聽到孩子的“糟心事”,就難免會控制不住情緒,把孩子變成自己的“出氣筒”,這是非常不妥的行為。
另外,父母也不要對孩子的錯誤重翻舊賬,而是把錯誤、後果和以後怎麼辦講清楚,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把事情講明白,從而親子之間達成共識。
第四,通過傾聽來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講的事情無非兩類,一類是好的事情,一類是不開心的事情。在孩子傾訴不開心的事情時,我們在傾聽的同時,也要進行啟發式詢問,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如,孩子數學考試成績不理想,或者生字聽寫出現多處錯誤,再或者與同桌發生矛盾等問題,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認真傾聽。
第二步是詢問目标。比如在數學方面要多做題以提升計算能力,下次數學測驗,錯題減少2-5道等。或者語文學過的生字都會默寫出來。
第三步就是找到實現目标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自己先來總結,怎樣才能達到想實現的目标?
剛開始可能孩子也不知道,慢慢地就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這也讓孩子自我總結、自我進步的過程。
完成這三步後,孩子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而且,當孩子發現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後,情緒也會轉變,我們最後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将計劃落實到行動中。
最終,通過傾聽孩子的心聲,既讓孩子的不快情緒得到宣洩,還幫助孩子掌握解決問題之道,可謂一舉兩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