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基層黨員幹部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直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通訊員胡強明 攝
二十大時光
開欄語
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從今天起,本報在重要版面、主要端口統一開設“二十大時光”專欄。記者将走進田間地頭、街道社區、企業、高校和機場車站碼頭等,與基層黨員幹部、群衆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采訪報道廣大人民群衆認真學習報告的生動場景,反映社會各界對黨的二十大的熱烈反響,共度二十大時光。
南沙明珠灣一線建設者、創新創業港澳青年、大灣區科研人員:
凝聚時代之力 講好大灣區故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南宣、王梓丞、梁萬清、陸沖、範孝梅)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黨的二十大報告清晰勾勒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脈絡,也為南沙下一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指引了方向。從南沙明珠灣建設一線,到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一線、大灣區科研一線,報告引發了廣大人民群衆的強烈反響。
勇當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大平台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發揮香港、澳門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更好發揮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下一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指引了方向。”南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縱深推進,中央出台《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的使命任務,《南沙方案》貫徹落實各項工作已全面鋪開。
時光荏苒。10年間,南沙定位不斷躍升,從國家級新區到自貿試驗區,到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再到“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南沙開發開放的熱潮撲面而來,成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成為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享祖國繁榮成果的首選地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聆聽完報告,廣州市南沙區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主任、香港青年孫弘睿告訴記者:“心情澎湃!”報告特别關注港澳、青年等事宜,令作為港澳青年一員的他深有感觸。他表示,希望港澳青年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中國力量”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南沙方案》出台前幾天,廣州市南沙區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在創享灣開啟,助力更多的年輕人在南沙創造未來。我有幸能成為五樂中心的主任,一直都緻力于為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各種各樣幫助。五樂中心将繼續為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盡心盡力。”
一線建設者勇毅前行 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在中國交建廣州南沙橫瀝項目部的工人營地,昨日早上9時不到,工友們已安靜地等待黨的二十大開幕。據統計,中交南沙橫瀝項目總承包部及一、二工區4個會場100餘名黨員、職工、工人集中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這句話給一線建設者注入了奮發奮進的正能量。
“全體黨員、群衆都備受鼓舞。”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交城投南沙總承包部黨支部書記、總工程師何錦明說。十年間,他參與建設的靈山島尖正在逐漸演變成一座公園城市。“我将繼續傳承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生态建設之道,走好時代之路,以高标準打造明珠灣,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個個工程難題相繼攻克,一條條市政道路順利貫通,為經濟發展,民生幸福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一幅蒸蒸日上的踔厲奮進圖,正在明珠灣徐徐展開。“黨的二十大讓我深受鼓舞。作為一名項目管理者,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們全力以赴的方向。”中交城投橫瀝總承包部總經理歐陽衛星說。
緊抓發展機遇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我們緻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科研團隊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而通過工業智能技術幫助傳統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廣州工業智能研究院院長于廣平說。
目前,廣州工智院正在積極策劃聯合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單位共建工業智能粵港聯合實驗室,通過構建面向數字制造的粵港工業智能公共服務平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際工業場景相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合、香港創新創業青年與工業實踐相結合、粵港優勢科研機構科技研發相結合,力争打造粵港科技創新合作的成功示範、服務工業企業的新型研發機構标杆、創新鍊和産業鍊緊密融合的成功典範。
創新需要人才。作為高端人才聚集地的博士後創新創業平台使命重大。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堅定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後科技創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開展人才服務工作的信心。
公共研究中心秘書處副秘書長郭潤綠表示:“在人才工作中要注意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邏輯聯系,發揮公共研究中心人才鍊、創新鍊、産業鍊、資金鍊‘四鍊’融合優勢,推動人才快速成長,并将人才資源轉化為科技資源,推動區域科技創新發展;同時,結合南沙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和《南沙方案》要求,把人才工作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相結合,‘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勞模工匠、穗港澳青年職工代表等:
唱響“勞動創造幸福”主旋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鄧潇麗 通訊員穗工宣)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廣州市總工會組織勞模工匠、穗港澳青年職工代表、一線産業工人代表和市總工會全體機關幹部、直屬企事業單位負責同志等,在全國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等,在勞模工匠、一線産業工人及穗港澳青年職工代表、工會幹部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崇高理念,唱響“勞動創造幸福”的主旋律。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技術主管張春新說:“在過去的五年裡,我通過廣州市總工會的‘求學圓夢’行動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實現了人生的一次飛躍。”他表示,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一名一線産業工人,他将堅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技能,充分發揮黨員和勞模的模範帶頭作用,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貢獻力量。
作為參與四輪扶貧、三度駐村的幫扶幹部,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廣州交投集團派駐五華縣棉洋鎮竹坑村原第一書記岑宇铿表示,對“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感觸尤為深刻。他表示,過去的經曆是前進的動力,未來,他将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在鄉村振興事業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十年前,香港青年林廣健來到内地發展,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升學開啟了自己的“追夢”生涯。目前在廣州“圓夢”,成了一名律師。同時,他現在還是番港澳同心聯誼會青委會主任,成了港澳青年到内地“圓夢”的“引路人”。他表示:“我相信未來将有更多實際舉措,讓更多的港澳青年乘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風,共享國家發展紅利。”
廣州市總工會機關幹部張敏表示,作為一名工會幹部,她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今後的工作中,她和同事們将聚焦“竭誠服務職工群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衆性,以紮實的工作成效打動人心、溫暖人心、影響人心、赢得人心,做職工最可信賴的“娘家人”。
越秀區基層黨員幹部:
做到将心比心 做好群衆的貼心人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鑽瑩)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廣州市越秀區各個街道、社區的黨員踴躍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
從社區居委會主任、幼兒園園長到普通街坊,報告引起衆人熱烈反響。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和群衆都表示,聽完報告後對未來的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規劃。
十年來,廣州市中心越秀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擁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舊南海縣社區經過微改造煥發了全新的活力,成了新晉的打卡點;紅色資源豐富的新河浦曆史文化街區風貌經過有機更新,成了居民感受紅色文化的好去處;東濠湧一帶一改此前髒亂的情況,成了居民茶餘飯後的休閑之地……越秀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葉露雅對此感觸良多。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依法嚴懲群衆反映強烈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為社會氛圍,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回想起過去幾年的社區工作,這位資深的社區工作者說,“此前我們通過居民的議事共商對老舊小區進行微改造,微改造不僅讓社區環境變好,還提高了居民的凝聚力。微改造的開展讓社區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我們共商共議,居民可以自由表達想法,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社區微改造的工作,社區的設計每個居民都有份參加。”
葉露雅舉了個例子,在微改造過程中,居民提出了可以在社區内擺放一些供居民休息的座椅。“但是衆口難調,有的居民會說為什麼不是擺在我家門前,有的居民會說為什麼要擺在我家門前。我們想了個辦法,将凳子擺放在一個位置之後,不打釘子,讓居民根據實際需求調整位置。幾天過去,凳子的擺放位置變動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位置幾乎沒變動。一個月過去了,凳子的位置固定下來,我們就用釘子将凳子固定好。”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光是社區内街燈亮度就整整調了一個星期。社區還特意選了不同款的燈泡,滿足居民的需求。
葉露雅說:“我們已經從社區的管理者轉變為社區的服務者。我将繼續秉持做好群衆的貼心人,跟群衆交心,對群衆貼心,讓群衆放心,做到将心比心,把社區黨委和居民群衆的心聯系在一起。”
在場收看大會直播的還有黨員梁韻怡,她是越秀區惠吉西幼兒園的副園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堅持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長期以來,梁韻怡都在思考如何培養孩子。“未來,我們更加明确幼兒園未來發展規劃和發展方向。接下來我們會加強與社區聯動,加強對孩子的素質教育。”
農村基層黨代表:
向世界推廣中國農業優良品種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曾衛康)16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協會會長潘翠玲和花農們放下手中的農活,早早來到會議室,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财産權益。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鼓勵依法自願有償轉讓。”
“這是國家給農業發展的大機遇”,作為一名農民出身的共産黨員,潘翠玲對此感觸良多。當年,18歲的潘翠玲高中一畢業,就在自家承包地裡種起了桃花和菊花。愛學習鑽研的她,時常隻身前往全國各地取經學藝,篩選适合本地區氣候的優良品種加以提純、推廣種植,在實踐中摸索出菊花照燈技術等,承租上千畝土地,全面采用連體塑料大棚技術、自動滴灌技術和密封式熏蒸防腐技術,讓花的品質和生産規模大大提升,生産成本大大降低。
敢闖敢幹的她,從1998年帶領全家創辦公司,到2007年12月占地面積70多萬平方米的“寶趣玫瑰世界”正式對外營業,探索實踐玫瑰花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模式,從第一産業玫瑰種植、收購、儲運和銷售,向第二産業深加工生産玫瑰花茶、玫瑰醬、玫瑰精油、玫瑰化妝品等10多種産品拓展,向第三産業鄉村觀光文化旅遊延伸。
潘翠玲說,作為來自農村的基層黨代表,她見證了“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見證了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帶領廣大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完善農業産業鍊。“從化萬花園農業發展平台從原來的幾百畝發展到現在的2萬多畝,美麗鄉村建設以來農村越來越美,這些親身經曆使我深刻感受到過去十年間,農業生産技術越來越強、農村越來越美、農民越來越富……”
如何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振興?對此,已經成為農業專家、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協會會長的潘翠玲有自己的實踐:“我想創造一個屬于中國人的新奇士橙品種,向世界推廣中國人的農業種植技術。”四年前,潘翠玲和女兒已經開始栽種一種玫瑰柑的新品種,令業界刮目相看。“我們夫妻倆和女兒一起決定向世界推廣中國農業優良品種。玫瑰柑就是一個能夠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的優良品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