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了能夠更好的繼承與傳播商洛花鼓,也為了能夠讓人們更了解商洛花鼓,特此進行了一番了解與調查,本期的商洛文化,就帶你進一步的認識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屬于民間地方戲曲,是中國陝西商洛地區特有的一種漢族藝術表現形式,融合了商洛民間藝術特色,唱腔以商洛地方語言為主,故稱“商洛花鼓”。商洛花鼓藝術形式豐富多樣,音樂曲調流暢優美,傳承曆史久遠,在戲曲音樂發展演變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商洛花鼓民間通稱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陝西省商洛地區。清光緒三年湖北鄖陽遭受水災,大批災民進入商洛地區,帶來了鄖陽流行的花鼓戲。後花鼓戲逐漸改用商洛地區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許多商洛的民歌小調,最終形成商洛花鼓。
關于商洛花鼓的起源,說法頗多。據鎮安、山陽藝人相傳,商洛花鼓始源于湖南,上傳湖北,南由漢水傳至安康、漢中一帶;北由丹江傳到丹鳳、商縣、洛南一帶,進而傳人關中。而據丹鳳、商縣藝人相傳,商洛花鼓則是由漢代秦隴馬上鼓吹樂衍變而來,原為軍事操練和出征儀仗所用。範大成《桂海虞衙志》載,諸葛亮軍中就置有吹樂隊,以鑼鼓懸系腰間,手指擊之,口唱歌詞,迷潰敵人。《敦煌拾零》《隋唐演義》等書也有這樣的記載,隋末瓦崗寨三十六兄弟,曾以“打花鼓”作掩護,計入敵營,救回了秦瓊,故有“唐将班子花鼓”之說。五代以後,花鼓才進入民間。宋雜劇中的“大迓鼓”、“迓鼓舞”、“跑漢船”等,就是其藝術化了的舞段形式。花鼓戲是清光緒年間由湖北傳入境内。當時湖北遭遇了數十年未有的大水災,許多災民便通過打花鼓賣唱的形式到處飄流,靠“化谷物”維持生計,人們将其所唱之調叫“化谷調”,以後逐漸衍稱“花鼓調”。現今,一些地方在演唱《紮錐子》等部分劇目時仍沿用下河話(即鄂西北語言)。“花谷調”傳至商洛後,與當地流行的山歌、小調融合,兼收渭南、華陰秧歌、迷胡小調,逐步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動聽、樸實之風格的地方小戲。
商洛花鼓解放前夕幾瀕絕境。新中國建立以後,商洛花鼓迎來了風和日麗的春天,50年代創作的花鼓戲《夫妻觀燈》曾走進中南海,為毛、劉等黨和國家負責人演出。從1953年起,商洛地區各縣多次舉行民間文藝座談會、訓練班和戲曲調演,組織花鼓藝人呈藝獻寶。經專業戲曲工作者與老藝人合作,對花鼓藝術進行丁全面的改革和升華。首次排出的花鼓傳統劇《夫妻觀燈》,在省上文藝會演中轟動戲劇界,獲得了一等獎。不久又被拍成電影,發行全國。
以後又相繼創排出《桑園人家》《水輪飛轉》《換豬》《鳳凰飛進光棍堂》《屠夫狀元》、《月亮光光》等優秀劇目,享譽大江南北。一曲曲地方花鼓戲,猶如爛漫山花,為商洛赢得了“戲劇之鄉”美譽,分别榮獲了國家、省、市劇本和演出獎等獎項。
其中《月亮光光》在2002年陝西省第三屆藝術節上榮獲優秀劇目、最佳編劇等10項大獎,2003年代表陝西省參加第八屆中國戲劇節榮獲曹禹戲劇文學獎、特别獎和優秀編劇等七個單項獎,同年榮獲陝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後又獲得文化部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文華新劇目”獎,并被确定為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重點劇目。該劇先後在全國各地地巡回演出數百場,并在中央電視台、陝西衛視等國家、省、市多家電視台播出,赢得了廣泛好評。
商洛花鼓也叫“跳花鼓”、“舞花鼓”,是一種在“跳”和“舞”中說唱的漢族民間藝術,因此,“跳”和“舞”便成為花鼓表演中一個最突出的特點,貫穿于一堂花鼓的人物表演始終。花鼓跳法多樣,姿态剛健優美,有蹦跳、閃跳、彈跳、扭跳、踏跳;有兔子跳、麻雀跳、側身跳、單腿跳、雙蹬跳;有三角跳、十字跳、之字跳、拐線跳、雙八字跳。跳的名目雖然很多,但表演起來卻沒有固定程式,由演員自由發揮,顯得優美大方、自然生動,耐人觀賞。
商洛花鼓戲的音樂結構屬于聯曲體。它把一支支花鼓小調有機地聯綴起來,或單獨使用或用幾首曲調來表現戲劇内容,構成具體的花鼓戲唱腔。其音樂形式,依據内容可分為大筒子、八岔子和花鼓子三種。花鼓子主要用民歌小調演出,也叫小調戲,多反映當地人民的勞動與愛情生活,代表性劇目有《打鐵》、《打草鞋》、《哥接妹》、《瞎子摸妻》、《賈金蓮回河南》等;八岔子用八岔調演出,也叫八岔戲,多反映公子、小姐的豔情故事,其曲調分陽八岔和陰八岔兩種,陽八岔又稱硬八岔或大八岔,陰八岔又叫軟八岔或小八岔,代表性劇目有《坐西樓》、《送香茶》、《小東樓》、《小牙樓》等;大筒子以筒子胡琴伴奏,也叫筒子戲,屬于花鼓中的大中型戲,多表現曆史故事、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内容,代表性劇目有《藍橋擔水》、《劉海戲金蟾》、《血刀記》、《萬壽圖》、《山伯訪友》、《四姐下凡》、《正德王訪賢》等。商洛花鼓以演出“三小戲”為主,小生、小旦、小醜是其主要腳色,表演生動活潑,富于民間色彩。
由于傳播地域的不同,可分為商丹路與鎮柞路兩種。商丹路在音樂風格和語言音調上,多用關中語系和當地土語(部分也用下河語),曲調流暢、優美、柔和、婉轉。鎮柞路在音樂風格和語言音調上一般采用當地音(即鄂西北語系,當地稱下河語),曲調多高亢、明亮、歡快。
大筒子
(又名二棚子、筒子戲):這是花鼓戲較高級的一種,具有文武場面,近于戲曲形式。因為棚子是它的舞台,其舞台次于演大戲的舞台,大于演小戲的台子,所以叫二棚子。又因文場所用的樂器叫筒子胡,其形似二胡,琴頭較粗大,音色清脆、明亮、粗犷、渾厚。曲調有:小生調、老生調、老配少調、半闆、闆半、陰調、放哀子等七種。
八岔子
分陽八岔與陰八岔兩種(陽八岔又稱硬八岔,大八岔;陰八岔又叫軟八岔或七岔子)。因為主要曲調為八岔調,所以民間稱它為《八岔戲》。陽八岔其特點是一人開唱,衆人幫腔。伴奏形式為演員清唱,鑼鼓配節,即演員清唱,在腔句之間穿插固定的鑼鼓點伴奏,不用弦索,句末由台後幫腔,成為“一人唱而衆人合之”的形式。它的聲腔結構是分腔、合腔、訴闆相結合;陰八岔曲調開朗、豪爽而又抒情。節奏别緻。屬五聲“征”調式。一般用于劇目開頭或行路時唱。在運用中并可加其他小調來演唱。每個小戲中間隻要有這兩個調的都可叫做“陰八岔”戲。
花鼓子
(又名小調戲):因戲中的曲調是由民歌小調所構成,所以也叫小調戲,它的特點是:保持了一般民歌的原貌,戲劇化的程度較少;曲調多,旋律節奏、調式變化較豐富。有的劇目以一曲多變形式演唱到終,有的以多種曲調聯用變化。曲式結構既有對偶句結構,又有啟承轉合形态。宮、商、角、征、羽各類調式都有。以商、征、羽調式居多,特别是商調特性較明顯突出(如石榴娃燒火調),唱腔豐富多彩;由戲名起曲名,曲調短小,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它的伴奏僅用鑼鼓按演唱的需要加在每一曲調的某一樂段或曲終處,詞格也無嚴格的局限,五、七、十字句皆有,還有不正規的穿句形式。據不完全統計,曲調有二百五十多支。
傳承意義:
商洛花鼓傳統的唱腔音樂結構形式單一,曆史年代久遠,在戲曲音樂發展演變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商洛花鼓已處于瀕危狀态,急需搶救和保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