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功山在哪裡,它真的是“武功”的世界嗎

武功山在哪裡,它真的是“武功”的世界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7:15:31

  武功山橫跨江西宜春、萍鄉、吉安三個城市,有南中國最美的高山草甸之稱。當年徐霞客也曾到過武功山,寫下遊記。其山間延誤迷蒙,充滿神秘和浪漫的氣息。本期的江西文化帶你了解武功山在哪裡,它真的是“武功”的世界嗎。

  武功山位于中國江西省中西部,屬羅霄山脈北支,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自江西萍鄉市蘆溪縣、吉安市安福縣,宜春市袁州區,綿延120餘千米,總面積約970平方千米。

  武功山圍繞金頂已設立“武功山國家地質公園”(面積約378.3平方千米)、“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約260平方千米)、“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約136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白鶴峰(金頂)海拔1918.3米。

  自漢晉起,武功山被道佛兩家擇為修身養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時香火達到鼎盛時期,山南山北建進了庵、堂、寺、觀達100多處,無數善男信女到此朝拜。自唐宋以來,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遊賞吟詩作賦的名人學士絡繹不絕,留下了無數珍貴墨迹。

  武功山是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産、中國風景名勝區自駕遊示範基地、中國青少年戶外體育運動營地等。

  2009年,武功山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非着名”山峰之一。

  山名由來

  郦道元《水經注·廬江水》雲:“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紀功。”

  根據明朝的《武功山志》、《天下名山志》等文獻記載,武功山的命名和道教傳說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據記載:武功山原名“茲山”。“茲”字在古代文言中通“滋”,取其草木茂盛之意。而山北的袁州則稱其“羅霄山”。

  “泸潇”與“羅霄”近音,這是因為方言發音不同而書表各異,但都是指金頂西面一處高山巨洞(現今的“羅霄洞”)。傳說上古之時有叫做“泸”或者“羅”、“潇”或者“霄”的兩位道人曾隐居修煉于此,山南、山北兩地的居民依照地方口音各自注字,将此山洞命名曰“羅霄洞”和“泸潇洞”。

  “羅霄山”和“泸潇山”因此而得名,整個“羅霄山脈”也得名于此(羅霄山脈得名還有另外的說法)。

  羅霄洞同時還是贛江水系的“泸水”(又稱“秀水”、“袁水”)和湘江水系的“潇水”(又稱“萍水”、“渌水”)的源頭,一水分二界,世所奇之。

  晉代四川人士武氏夫婦慕名遠來此地修煉,“羅霄山”和“泸潇山”從此又稱為“武公山”。

  南朝陳朝時期有将軍歐陽頠出兵協助陳武帝陳霸先平定侯景之亂,途經“武公山”禱告求拜,得到武仙人托夢并授其平亂之策。後來成就了帝王霸業的陳武帝感念于山中神靈相助之功,便下令賜名“武功”,從此“武功山”取代了其他各種名稱而名傳千古。

  道教文化

  武功山曆史文化悠久,尤以道教文化最為突出,史載東漢葛玄、東晉葛洪曾來此煉丹,道教自三國時期在此開設道場至今已曆1700餘年,武功山佛教開山則始于唐代。尤自南宋文天祥書贈“葛仙觀”巨匾後,武功山更是名震千裡,香火不斷,古迹頻增。

  延至明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提倡信教,使武功山香火旺盛達到鼎盛時期。山南、山北建起宮、觀、寺、廟、庵、堂近百座,出家僧道數千人,形成了白法、集雲、三天門、明月、九龍等道教、佛教系統,為當時湘贛着名道教、佛教勝地,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到此頂禮膜拜。曆代還有大量文人墨客慕名來此吟詩作賦,又給武功山增添了無限風雅。

  【結束語】現在有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帶他來武功山,帶她來看看人間仙境;如果你恨一個人也帶他來武功山,讓他在雨中感受體力透支的極限。”常年雲霧迷蒙的武功山充滿了神秘與浪漫的氣息,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