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食,大概最好吃的莫過于家鄉的鄉情吧?在川西南有一座矗立于長江之始的城市:宜賓。
在宜賓美麗的蜀南竹海風景區隔壁,江安縣紅橋鎮的“豬兒粑”便在1992年,“四川省首屆食品節”上被評為“金獎”。2015年被選入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晶瑩的糯米蒸出來好似嬰兒的皮膚般的嫩滑
大有來頭在萬裡長江第一城的宜賓,要問早餐喜歡吃什麼,除了經典的宜賓燃面便是“豬兒粑”了。相傳300年以前 便有了這種以糯米面包裹餡兒料做成的像小豬的粑粑,那時是用來祭拜菩薩以求風調雨順,現在成了宜賓人最為鐘愛的早點。
吃豬兒粑去咯
正巧碰到肖大姐在揉面,肖大姐說最地道的紅橋豬兒粑,從選擇最基礎的原材料——紅橋磕粉,就與一般豬兒粑與衆不同。曾有豬兒粑店老闆如是評價:“紅橋豬兒粑非紅橋磕粉不能做。”紅橋磕粉選用優質糯米為原料,經過浸泡、沖淘、磨漿、分離粉碎等十餘道工序精制而成。
揉面三光!
紅橋秘技做豬兒粑所選取的材料都必須精挑細選,制作時須在糯米面中加少量大米面和生豬油混合,用四成熱水調熟後再加六成冷水全部揉勻成團,以便制作時不粘手不開裂,可塑性強能成型為佳;熟後有光澤和透明度。蒸時掌握火候按時“閃氣”以免變形走樣。
紅橋磕粉
餡料餡兒也是紅橋豬兒粑的一大特色。當地人吃豬兒粑大多有兩種選擇,鹹味和甜味。鹹味豬兒粑的餡由豬前腿肉、芽菜、筍丁等材料制成,而甜味豬兒粑則以核桃仁、白糖等制成。除此之外,豬兒粑的餡料還有“喜沙”、“酥麻”、“水晶”、“豆腐生”等
小編最愛的鹹口餡料
在制作的時候手法很重要,也很講究孰能生巧的,肖大姐從捏皮、包餡兒再到捏成一個一個小小圓圓可愛的豬兒粑隻要20秒。
豬兒粑需水煮或蒸熟(大多選擇蒸熟),在蒸時,需在豬兒粑底放上一張白布,以防粘鍋。蒸豬兒粑需掌握火候,按時“閃氣”,以免變形走樣。
我閃
約8分鐘後,蒸熟後的豬兒粑色澤瑩白,光亮透明,即可食用。
軟、糯、晶瑩剔透、米香撲鼻,用筷子夾住一個,脹鼓鼓的餡兒似乎要把透明的皮撐破了。咬一口,鹹味兒的油氣十足,讓你滿嘴是皮的糯和餡的香軟;甜味的糖餡兒都快流出來了,讓你不顧燙想一口下肚——這就是紅橋豬兒粑。
經常有前往竹海觀光或者路過的遊客,特意到紅橋一嘗佳肴
瞧老趙吃的樂呵呵的樣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