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小編提到翡翠“起膠”和“注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起膠”的翡翠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而“注膠”則是價值很低的觀賞品,那“注膠”是什麼樣的呢?
翡翠我們分為A貨,B貨,C貨以及D貨。A貨是純天然無污染經過玉雕師的雕啄更能提升價值的,B貨則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注膠翡翠,C貨是人工染色的翡翠,D貨很離譜它完全就和翡翠不沾邊是用其它物品來冒充翡翠,如:玻璃,獨山玉,塑料等。
A貨翡翠
C貨翡翠(染色)
D貨翡翠(玻璃制品)
為什麼人們要給翡翠注膠呢?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圖片,是不是A貨翡翠都沒有其它幾種好看呢?再有,前幾天保利春拍,拍到4649萬元的滿色挂件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
是不是覺得撿得一手好漏,我隻用幾千塊就能買人家拍賣行幾千萬的貨……
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注膠翡翠的原因,A貨的幾千塊的可能并不美觀,而幾千塊的B貨則能晶晶亮,透閃閃。
怎麼注膠呢?
通常來說,都是用種水欠佳的天然翡翠,通過強酸浸蝕使之去髒、去黃,使原來雜質多、裂紋多(翡翠的绺裂)、無透明度、不美觀的翡翠比原來顯得幹淨、透明、綠色擴散等的翡翠産品。但因受強腐蝕,翡翠的内部結構已經遭到破壞。為了彌補和掩蓋破綻,制作者往往會用環氧樹脂在真空高壓下對其作充填處理,這就是“注膠”B貨。
B貨翡翠是指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酸浸漂白、墩蠟處理的翡翠。注膠處理翡翠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強酸腐蝕漂白、去劣存優處理,其翡翠内部結構受到嚴重破壞,然後注入增透固結的膠質聚合物填補,稱注膠B貨。注膠處理的翡翠,實際上已經破壞了翡翠的結構,已經沒有多少價值了。
翡翠B貨的特性
B貨翡翠會出現不明顯的酸蝕紋,有些用肉眼就可以觀察到,有的需借助放大鏡。
2,B貨翡翠結構疏松,顆粒邊緣界線模糊,顆粒破碎,常出現糊狀斑塊。
3,B貨翡翠表面會出現绺裂,一般較淺。
3,B貨翡翠比重下降,又因為注入樹脂,所以在紫外燈下能見熒光,紅外光譜儀曲線中會出現樹脂吸收譜。
現在大家對注膠翡翠(B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出翡翠B貨有三大缺點:一是易碎易折,如互相輕碰發音短促無清脆聲。二是老化褪色(時間一般為三至五年)。三是優化過程使用"王水"等化學腐蝕劑,佩戴在身有害無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