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佛教七寶之一的砗磲是什麼

佛教七寶之一的砗磲是什麼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08:30:53

  由于佛教文化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都在把玩一些挂件比如說,佛珠、吊牌、菩提子、蜜蠟等等。但是有沒有人聽說過“砗磲”呢?相信好多人都不知道吧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東西,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吧。

  砗磲在我國古代已被認為是一種寶物。砗磲之名最早見于東漢時代伏勝所着的《尚書大傳》,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裡這地方,散宜生用砗磲敬獻纣王交換回文王的故事。《本草綱目》中記載,砗磲有鎖心、安神之效,它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m甚至更大。殼内白而光潤,外殼呈黃褐色,尾端切磨成的珠具車輪溝渠的圖案,因此而得名為砗磲。

  古人也曾取白色珊瑚和一般較厚的貝殼做成圓珠,把它當作砗磲念珠。可見砗磲在古代深受人們的喜愛。據“金剛頂瑜珈念珠經”記載,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門當中,高僧用它當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飾中,它是六品官員的頂珠,可見它的價值不凡。

  砗磲(chē qú),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産雙殼類。世界上報道的隻有9種,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境中。我國的台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砗磲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質(鑽石的硬度是10,砗磲的白度是10),是稀有的有機寶石,亦是佛教聖物。

  砗磲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2m。砗磲一名始于漢代,因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為七寶之一

  砗磲是稀有的有機寶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聖物。砗磲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8m。砗磲一名始于漢代,因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也被尊為七寶之一。

  《本草綱目》中記載,砗磲有鎮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長期佩戴對人體有益,可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定心律,改善失眠。砗磲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涼血,降血壓,安神定驚,特别是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疱更有療效。砗磲可護身健體,延年益壽。

  您也可能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宗教文化:什麼是佛教文化

  道教曆史上的全真七子都是誰

  佛教中的六字真言是什麼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