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3 13:20:06

暑期溺水事件高發(也稱淹溺),全世界每年約有 36 萬人死于溺水,其中,兒童占 45% 左右。溺水已成為 1-14 歲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其緻死率和緻殘率高,溺水對患兒、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影響。早期迅速有效的搶救可以改變預後,故溺水後正确的搶救措施非常重要。無論是自救還是他人相救,但你掌握的是對的嗎?

面對溺水的人,經常會見到有人給予溺水患者行倒立控水、俯卧位控水等搶救措施;但以上這些急救措施是錯誤的!

一.為什麼不能控水?那真相是什麼?

1、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災害兒科學學組2021年版《兒童溺水的防治方案專家共識》,溺水是因淹沒 / 浸入在液體中造成呼吸受阻的過程。溺水對人體髒器的損害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由于控水會影響恢複通氣的及時性,故已不被推薦。

2、大多數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即使吸入少量水分,也會很快進入到血液循環,沒有必要清除氣道中的水。

3、部分患者由于發生了喉痙攣或呼吸暫停(breath holding),氣道内并沒有吸入水分。

4、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氣道内水分的方法(控水)是無效的;而控水有導緻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氣道異物使患者出現窒息,從而加重患者病情風險。

5、淹溺患者的核心問題是缺氧,及時的糾正缺氧可以防止心髒停搏;通過有效的人工通氣迅速糾正缺氧才是淹溺現場急救的關鍵。

控水無益,反而有害。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1

二.萬一溺水,如何自救?

如不慎落入水中,人會表現出恐慌、掙紮。很快溺水者就會喪失正常的呼吸模式,開始“屏氣”。當“屏氣”到極限時,人就會不受控制的突然用力吸氣,這個動作就會把部分水帶入氣道,引起嗆水。但隻是很少的一部分,造成大家誤以為“大量嗆水”的誤區。

這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盡量仰面展平身體,口鼻露出水面呼吸;扔掉身上的物品,尋找樹枝等可增加浮力的物品;或用自身衣物、書包制作浮具等待救援;如果不會遊泳,也找不到樹枝、衣物,可采用水母漂的方式節省體力,等待救援。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2

三.如何對淹溺者相救?

對于脫離溺水環境的患者,可根據有無心跳呼吸停止大體分為兩類;情況不同,急救措施亦不相同。

一、無心跳呼吸驟停者

及時撥打120,保暖,給予清理口鼻異物,保持側卧位,以防嘔吐後出現窒息等并發症,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及時給予心肺複蘇。

不要控水、不要控水、不要控水,重要事情說三遍。

二、心跳呼吸驟停者

上岸後立即給予患者行心肺複蘇。開放氣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壓(C)。

淹溺患者的核心關鍵問題是缺氧,缺氧時間越長,患者預後越差,故對于

此類患者,應盡早給予有效的心肺複蘇,盡早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優先于胸外按壓。

三、心肺複蘇順序為A-B-C,具體操作如下

(一)開放氣道(A):首先,如假牙、分泌物等;用仰頭擡颌法、雙手擡颌法打開氣道,注意左手放在患者額部,向下壓,右手放在下颌處向上擡,下颌到耳部連線與地面垂直才是正确!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3

*清理口腔異物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4

(二)人工呼吸(B):用手指捏住患者鼻孔,用施救者口唇包裹患者口唇,快速向内吹氣2次,每次時間不少于1秒,見到患者胸部起伏即可。每次吹氣後,口唇離開,松開手指。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5

(三)胸外按壓(C):一手掌根放在胸骨與乳頭連線中點,雙手掌重疊,十指相扣,掌心上翹,手指離開胸壁,雙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用手掌跟有節奏的按壓30次,按壓深度>5 cm,兒童按壓深度要根據年齡适當調整。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與通氣比為30:2。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6

四.如何預防淹溺

1、根據水源地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淹溺預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識或警告牌,救生員要經過專業培訓。

2、應對所有人群進行淹溺預防的宣傳教育。

3、過飽、空腹、酒後、藥後、身體不适者避免下水或進行水上活動。

4、兒童、老年人、傷殘人士避免單獨接近水源。

5、遊泳前應做好熱身、适應水溫,減少抽筋和心髒病發作的機會。

6、遠離激流,避免在自然環境下使用充氣式遊泳圈。

7、不建議公衆使用過度換氣的方法,進行水下閉氣前的準備。

8、在人群中普及心肺複蘇術,可大大提高淹溺搶救成功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溺水後正确互救方法(溺水後首先控水對嗎)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