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小學生寫字問題要跳出書法圈來看待,千萬不要認為有那麼多人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書法班,中小學還開展了書法進校園活動,學校裡還經常開展書法比賽等等,學生就能寫出一手好字了。其實這些書法培訓和書法比賽的受衆人數相對于中國學生總人數而言,所占比例甚微。
我們應該明白,學校老師所看到的學生作業、答卷中的字才真正反映了中國學生的實際書寫水平。筆者長期與所在完全學校的中小學生、高中生在一起,并對周邊不少中小學、高中的學生寫字情況進行過直接查看調查,并因長期招聘青年教師見證了不少師範院校的大學畢業生的闆書水平。如果作一個綜合性評價,那就是現今中小學生的平均書寫水平不及格。
近幾十年來,全國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質量越來越差不升反降現象早已引起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特别是教育部的重視。不但要求中小學增加寫字課加強規範字教學指導,并且要求全國各地在期中、期末考試以及中考、高考中對學生的書寫質量進行考核。如高考僅語文作文一項,就對學生的字迹進行了四個等級考核歸類。可以說,一手好字可增加語文總分15-25分,在其他學科評卷時也會有至少5分的影響。字的好壞對高考全科至少有30-50分的超值影響。
因此,中小學生練寫一手好字極其重要。特别是小學生一定要抓住練字的關鍵期,努力把楷書字練寫好。
現就中小學生如何才能練好字作出如下參考指南。
廣大中小學生練字的目的是為了把日常字寫好,而非一定要寫出具有書法味道的字,更不能因為追求字的書法效果而誤了練字前程。
要知道,日常字書寫和寫書法雖然都是漢字書寫,但兩者卻有着本質的區别。日常書寫是以體現漢字是表達漢語言信息的文字符号功能為目的,隻要把筆畫寫正确、字形結構寫得較美觀好看,更重要的是寫出來的字要有高辨識度、有一定的書寫速度足矣。而書法字是以充分反映漢字書寫本身的藝術性、創新創造性為目的,不僅要追求筆法的修飾藝術、構形的獨特性和章法韻律感,還要有獨具個性風格的創作精神體現,以及形文方式和啟章用印等豐富的書法文化内涵。
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每天有沒完沒了的作業需要完成,字寫不工整規範不行、寫不快不行。而與書法字時,慢若精雕細刻、快若龍飛鳳舞,寫出來的字沒有個人風格和特色,那就不叫做書法。
所以,中小學生要牢記練字的初心,不可盲目追求書法效果,更不可在最吃功夫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筆法練習和個性風格體現上消磨時光、浪費時間。
二、中小學生初學練字選什麼字體
當然是規範楷書字。所謂規範楷書字就是小學一二年級語文課文中或中小學語文課後生字表中使用的楷書字體。這種字體的筆畫統一、結構優美,屬國家教育部指明的現代漢語通用規範字體,也是老師評價學生的字寫得正确不正确的标準,小學語文老師在寫字課上給學生示範展示的也是這種規範楷書字的寫法。而且如電腦版楷體、楷體GB2312、華文楷體、方正楷體簡體字等,又是學生在課天天可見的字體,且因其筆法簡練,适合學生習字仿練。
三、各階段練什麼字體
人們日常最常用的書寫體種實際上隻有楷書和行楷兩種,中小學生更是如此。但凡中小學校教學生習字都是從楷書練起,繼而進入到行楷字練寫。而書法則涉及到甲骨文、篆、隸、草、行、楷多個體種。
所以,小學初學練字要練寫國家教育部提倡的規範楷書體字;初中生可學練快寫楷書字,兼練楷書快寫的升級版字體----行楷書字;高中生練楷書快寫和行楷字。其實現在高考狀元級學生的字體就為楷書或行楷字。
高考狀元作文答卷的規範楷書水平:
小學狀元級學生作文答卷的楷書書寫水平:
高中生書寫上等的楷書快寫水平:
比較普遍的高中生行楷書寫水平:
四、中小學生用什麼筆練字
因中小學生練字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日常字寫好,所以,平時用什麼筆寫字最好就用什麼筆練字。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可用鉛筆練字,小學高年級以及初高中學生可直接使用中性水筆練字。并可用1.0的中性筆練基本筆畫,以突出筆法練寫效果;用0.7的中性筆練寫成字。練字時基本不用0.5及以下的筆。因為中小學生已基本不使用鋼筆寫字,因此不必使用鋼筆練字。除非書法老師特别要求。
五、選什麼字帖和什麼習字格?
可以就以語文課後生字表中的規範楷體字為帖,可以選擇市面上那些以規範楷書字為基礎的楷書字帖。
通常情況下,語文課後生字表中的練寫指導所展示的都是把字放進田字格中借學生仿練。學生習字時基本上都采用了田字格或米字格。
千萬不要認為在1.5cm或1.8cm見方的田、米字格中學生就能很容易把字練好。要知道,越是小學1-3年級練字的關鍵期,學生因年齡小既不了解的容易接受漢字構形規律知識教育,不具備觀察分析字形結構的能力,更缺乏手頭控筆能力。再加上田、米字格内的格線雖然簡單,但也存在着對筆畫和結構的定位引導能力較差的大問題,要想讓學生把字仿寫、臨寫好非常不容易。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練了九年也沒有能把字寫好呢。
筆者建議中小學生了解和嘗試采用由辛昕老師發明設計的一步到位習字法練字。首先,辛昕老師發明設計了目前我國最具筆畫引導定位功能和結構劃分意義的标準結構塑形習字格(簡稱标塑格),并将規範楷書字制作在标塑格内編寫了我國首本《3500個常用通用規範漢字間架結構測對表》參考書。學生習字時,可從《測對表》中查看到字每一筆畫的長短、形态和位置,并在标塑格中找到筆畫對應的位置,然後按照所确定的筆畫位置書寫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隻要筆畫位置看得準、在習字格中找得對,寫出來的字就是筆畫到位、結構标準的手寫體規範楷書字。此習字法隻需一查一找即寫,即寫即成,可謂一步到位。因此,辛老師把這種方法叫做一步到位習字法。此法無需描、摹、臨帖,隻需依位照寫,方法簡單易操作,練寫規範标準,也是訓練手頭書寫記憶能力的好方法。
六、怎樣才能做到學以緻用,練寫結合?
學生日常練字的效果是這樣的,很多學生在描摹字帖時寫得很好,結果離開一字帖一寫卻寫不好。道理很簡單,描摹字帖時,學生就是在做原樣複印式書寫,以把筆迹和字迹寫得重合為目的,并不是學生的主動性書寫,而是被動書寫,并沒有訓練出學生獨立書寫能力。而臨帖時,往往看重了筆法效果,同樣因手頭控筆能力所限,常常臨得不好,臨寫期超長,進步不大。甚至臨寫得不象不好,連原因都找不到。特别是過份重視筆法效果必然使平時書寫速度減慢,還因筆法練得不好總存在筆畫頭尾如蝌蚪形狀,反而使字既寫得慢又顯得笨拙、不流暢而難看。
筆者之所以推薦使用一步到位習字法,是因為習字時所寫的每一筆畫的長短、形态和位置都是通過在測對表中觀察出來的,而且在标塑格中找到筆畫位置書寫時,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寫出來的,這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種主動性行為,不但有條件寫好,且因能夠保證每次都能寫得一模一樣,還真正培養了手頭書寫能力。
正是這種通過觀察和尋找以及主動性書寫的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筆畫和字書寫的特征性記憶能力。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學生不但有了書寫能力,也對字形體的好壞有了判斷能力,可以随時找到字形寫得不好的原因,作出及時糾正。
這樣的練寫,就是培養書寫能力的過程。通過十多所中小學校的近千名學生練寫實踐反映,按照一步到位習字法步驟練寫完測對表中的前300-400字,學生便掌握了基本筆畫的規範寫法,也掌握了各種結構類型字的書寫規律,同時也充分了解了标塑格中各條橫豎畫引導線的意義和作用,即使不再看測對表也可以依格進行自主練寫,照樣把字寫得規範好看。自主書寫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脫格書寫時也有能力把字寫得有模有樣。所以,一步到位習字法使學生獲得了書寫記憶能力,根本不用擔心脫格寫不好的問題。
無論任何一種習字法,隻要能把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起來,脫格自然可行。
當然,學生從主觀上也必須認識到練字就是為了寫好日常字,那麼平時寫字時也一定要想着把字寫得工整規範,做到學以緻用,才不緻于練了半天,寫字一般,那就失去練字的意義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