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雅婷,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她,是你哐哐翻踢時溫柔撫觸的忠誠衛士;她,是你呱呱墜地時歡欣落淚的勇敢女俠;她,是你嘤嘤學語時耐心教導的啟蒙老師;她,仔細縫縫補補,将關愛和牽挂塞滿你遠行的包裹;她,辛苦忙裡忙外,默默守望着你回家的路……
母親,這個閃耀着慈愛光輝的詞,如春風、如細雨、如暖陽,觸動我們内心最溫柔的情愫,凝成心底最深摯的情結。古往今來,母愛被人稱頌。
母親節即将來臨,筆者從古詩文中描寫母愛的幾個常見意象說起,共同感知母愛、感懷母愛,向偉大的母親緻敬!
1、蓼莪
蓼(lù)莪(é),本意為高大茁壯的莪蒿。莪蒿,是一種草本植物,也稱為蘿蒿、抱娘蒿,“抱根叢生,俗謂之抱娘蒿”(參見李時珍《本草綱目》),明代王西樓在《野菜譜》中記載“抱襄蒿,結根牢,解不散,如漆膠。君不見昨朝兒賣客船上,兒抱娘哭不肯放。”莪蒿,因抱根生長,意寓着兒女對母親的依戀。
蓼莪,出自《詩經·小雅·蓼莪》,通過描寫高大的莪蒿,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抒發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這句話是說,“高大的莪蒿卻是散蒿、牡蒿,不可食用,可憐爹娘将我辛苦養育成人,我卻無以為報。”詩文進一步描寫了養育子女的不易: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二十四孝》中記載了西晉孝子王裒( póu)“聞雷泣墓”的故事,王裒母親在世時害怕打雷,死後埋于山林。每當打雷下雨,他就會到母親墓地安慰母親,“兒子在此,母親不要害怕”。“隐居教授,讀《詩》至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遂三複流涕,後門人至廢《蓼莪》之篇。”
王裒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這首詩時,就會痛哭流涕,因此他的學生一直注意避免再讀到這首詩,“蓼莪”也因此成為了思念母親的一種意象。
2、慈母線,遊子衣
提到母親,許多人會想到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這首兒時反複吟誦的詩作,為我們呈現了這樣的畫面:昏黃的燭燈下,母親穿針引線,為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生怕孩子出門在外長期不能歸來,于是仔仔細細地縫着每一個衣角,為孩子悉心添置好外出的衣物。
這首詩以簡單質樸的文字,讓人感受到母愛的細膩和默默付出,一針一線,給遊子從外而内的溫暖,讓人不禁感慨: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清代汪文桂在《秋日同季弟歸裡和韻》寫道“衣上辛勤慈母線,箧中珍重故人書。”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對母親的思念。清代蔣士铨在《歲暮到家》中寫道: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詩人歲末回到家,看到母親在為自己織着新的冬衣,給母親寄出的信剛剛收到,墨迹還是新的。在那個年代,為兒女縫衣補衣,是母親對子女最深摯、最樸實的愛的表達。
3、萱草花
萱草花,也稱為谖草、黃花菜,忘憂草,是中國傳統的“母親花”。許多人知道這種花,是通過電影《你好,李煥英》中的主題曲《萱草花》。關于萱草花的種植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前,《詩經·衛風·伯兮》中寫道:
焉得援草,言樹之背。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援,忘也”。萱草花呈黃色,其草葉可食用,具有安神靜心之功效,李九華著《延壽考》雲:“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記載,“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萱草因其獨特的功效,成為古人遙遙相隔寄予相思、排解憂愁的象征。
隋末時,李世民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患病,大夫給其母用萱草熬制了湯藥以靜心安神,并在北堂(古代主婦的居室)前種植了萱草以解憂思。為了緩解母親的憂思,遊子遠行前會在堂前種植萱草。
孟郊在《遊子》中寫道: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王冕的《墨萱圖·其一》寫道: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堂前的萱草花随風搖曳,它是母子情深的寫照,飄動着“南北總關心”的牽挂,憂傷中綻放着别樣的美麗。
4、門
門,是安逸與漂泊的分界線,門内“承歡慈母前”,門外“千裡行路,心不在身”。這扇門,見證了一次次的别離與重逢。
兒行千裡時,母親是在門口為你送行、千叮咛萬囑咐的人。
清代黃景仁外出辦事,在風雪交加的夜晚與老母親告别,寫下《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離别意味着天各一方,音信杳杳,甚至一别經年,天人永隔,因此古人常言“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離家遠行,在外漂泊,多出于無奈。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為了平息安史之亂,吳越壯丁應征入伍,李白在豫章(今江西南昌)親眼目睹了新征士兵與妻兒老小呼天搶地的悲怆場面,寫下《豫章行》,其中有這樣一句:
老母與子别,呼天野草間。
遠行的理由千般百種,也有出于修仙的執念。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韓愈在《誰氏子》中記述了一個叫呂炅的人,沉迷修仙求道,于是決定離開妻子和老母親,執意上山修仙,任憑老母親在門口哭着挽留,把他的衣袖都拽破了也未能留下他。
千裡歸來時,母親是在門口翹首企盼、洗風接塵的人。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蔣士铨《歲暮到家》
“倚堂門”成為許多詩作中表現母親盼歸的意象:王冕的《墨萱圖·其一》中寫道: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孟郊在《遊子》中寫道: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此處的“萱草花”指代兒子,意思為母親倚靠在門前守望着,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兒子。
清末徐熙的《勸孝歌》中寫道: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天黑了,母親還未等到兒子歸來,于是點亮蠟燭在門前繼續守候。遠行歸來的遊子,看到那盞為自己亮起的燭火和母親的身影,該是多麼喜悅!然而世事無常,也會有重回故土、物是人非兩茫茫的遺憾,元代詩人與恭在《思母》描寫了這樣的情景: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
自己從遠方歸來,卻再沒有看到倚靠門前等候自己的母親,隻剩無盡的悲痛和思念。
“十月胎恩重,三世報答輕”。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用無私的付出将血濃于水的親情代代相傳,她無微不至的愛,給生命以奇迹,給成長以力量,給歲月以溫柔!
古往今來,時序交叠,滄海可桑田,不變的是悠悠母愛!母愛無聲,浸潤年歲,在古老的歌謠裡、在泛黃的詩卷裡,在每一個想念她的日子裡……
-作者-
劉雅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