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端午為什麼吃粽子的古詩

關于端午為什麼吃粽子的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11:18:53

關于端午為什麼吃粽子的古詩(五色新絲纏角粽)1

五色新絲纏角粽

——詠端午節古詩詞賞析(三)

王傳學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見于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貯米祭之。”最早粽子是用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裡有餡,中間夾棗、豆、杏之類。

在端午節期間,由于民間食粽等風俗的盛行,因此在古代詩人筆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唐代詩人鄭谷有“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宋代詩人韓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钗”的詩句,描繪的都是對粽子的喜愛之情。端午節還有挂艾條、插菖蒲、飲菖蒲酒等習俗,體現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蘊,在古詩中也有過生動的描繪。

北宋詞人歐陽修在《漁家傲》中寫道: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绡畫扇盤 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骊時一弄,猶瞢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五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濕,枝葉低低沉沉地垂着。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裡,送給閨中女子。

上片寫端午節的風俗。用“榴花”“楊柳”“角粽”等端午節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們在端午節的喜悅之情。下片寫在端午節,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鹂鳥兒鳴唱聲,打破閨中的甯靜,打破了那紗窗後手持雙鳳絹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夢。

這首詞意境高雅,浪漫香豔,把端午時節粽子飄香,人們共飲菖蒲美酒的美妙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讓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北宋大詩人蘇轼的《南歌子·杭州端午》,寫端午節遊杭州吃粽子、品美酒、賞湖光山色的雅事: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彜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遊賞之樂,但并非寫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寫宋時杭州名勝十三樓,這十三樓是臨近西湖的一個風景點。有這樣的記載:“十三間樓去錢塘門二裡許。蘇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 。”此詞以寫十三樓為中心,但并沒有将這一名勝的風物作細緻的刻畫,而是用寫意的筆法,着意描繪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烘托出一種與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給人一種飄然欲仙的愉悅之感;同時,對比手法的運用也為此詞增色不少,十三樓的美色就是通過與竹西亭的對比而突現出來的,省了很多筆墨,卻增添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詞人利用歌眉與遠山、目光與水波的相似,賦予遠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創造出“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藝術佳境。晚雲為歌聲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種移情,耐人品味。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是說詞人及其同伴面對湖光山色,盡情聽歌,開懷痛飲。歌女眉頭黛色濃聚,就像遠處蒼翠的山巒;醉後眼波流動,就像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補叙一筆:“遊人都上十三樓。”意即凡是來遊西湖的人,沒有不上十三樓的,此一動人場面就出現在十三樓上。為了寫出十三樓的觀覽之勝,詞人将古揚州的竹西亭拿來比襯:“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這裡說隻要一上十三樓,就不會再羨慕古代揚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樓并不比竹西亭遜色。

據《輿地紀勝》記載,“揚州竹西亭北門外五裡”,得名于杜牧《題揚州禅智寺》的“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竹西亭為唐時名勝,向為遊人羨慕。

過片以後極寫自己和同伴于此間的遊賞之樂。“菰黍連昌歜”,寫他們宴會上用的粽子,材料普通而精緻味美。“瓊彜倒玉舟”,“彜”為貯酒器,“玉舟”即酒杯,句意為漂亮的酒壺,不斷地往杯中倒酒。綜上二句,表明他們遊賞的目的不是為了口腹之欲,作烹龍炮鳳的盛宴,而是貪戀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最後以寫清歌曼唱滿湖山作結:“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水調,相傳為隋炀帝于汴渠開掘成功後所自制,唐時為大曲,凡大曲有歌頭,水調歌頭即裁截其歌頭,另倚新聲。此二句是化用杜牧《揚州》“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意,但更富聲情。意思是不知誰家唱起了水調一曲,歌喉宛轉,音調悠揚,情滿湖山,最後飄繞着近處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雲彩卻不肯流動,仿佛是被歌聲所吸引而留步。

南宋詩人陸遊的《乙卯重五詩》,描繪農家的端午習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宋甯宗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詩人71歲,在家鄉紹興隐居。适逢“重五”,即端午節,寫下此詩。

詩中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俗。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詩人吃了兩隻角的粽子,戴上仿照屈原流放江南時戴的高高的帽子,在高冠上插着艾蒿。又依照舊俗,忙着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全詩樸素自然,真實具體,鄉村農家過端午節的習俗躍然紙上。

從詩人對端午這一天生活的具體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從南宋開始,端午就有了紀念屈原和衛生保健的雙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師北定中原日”的陸遊,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實現,隻能像辛棄疾那樣“卻将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在歡樂中暗藏着多少傷感,在閑适中流露出多少無奈啊!

這首詩語言質樸,融寫景、叙事、抒情于一體,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風光,那江南端午的風俗習慣,那字裡行間的閑适惬意,浮現在我們眼前,感受在我們胸間。沒有裝飾,所以詩美;沒有做作,所以情真。這,就是詩人所說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寫作境界。

再看蘇轼《浣溪沙》所寫的端午浴蘭節習俗:

輕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端午,東坡被貶惠州已是第二個年頭了,在端午節這個團聚的日子裡,想到自己的侍妾朝雲,于是作此詞送給她。

因端午節這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又稱“浴蘭節”。又因這天少女須佩靈符,簪榴花,還稱“女兒節”。本詞描寫了婦女們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

上片描述婦女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預示端午節日,将開展浴蘭活動,氣氛十分濃郁。端午,處于初夏季節。穿着自然華麗,以襯托參與者的身份。于朝雲來說,最好是綠色細絹——“碧纨”,正好與她的雅靜性格相符。天氣稍熱,易出“輕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貼切,将半明半暗的膚體朦胧美襯托出來了。“明朝端午浴芳蘭”,點明端午浴蘭的節日習俗,體現了朝雲由芳體及蘭心的淳樸純真美。沐芳浴蘭,遍及社會。參與者人山人海,氣氛熱烈,正如詞中所寫:“流香漲膩滿晴川。”這正是古老節日文化發揚光大的表現。

下片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将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耳下的黑色發髻上,互緻節日的祝賀。詩人與朝雲同過端午節,祝願天長地久,白頭偕老。端午風俗躍然紙上。

晚清詩人李靜山的《節令門·端陽》則是寫的平常人家的端午生活:

櫻桃桑椹與菖蒲,

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

卻疑賬主怕靈符。

在端午節,老百姓除了吃粽子,還要喝雄黃酒,有些地方還吃桑葚。而且家家戶戶都要貼符水,以祛病避邪。最後兩句筆鋒一轉,說門口貼了黃符,讓人懷疑是主人怕債主上門來收賬,于是用靈符使他避開。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摸魚兒·午日雨眺》,叙端午風俗,深切懷念屈原: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台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沖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潇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鲛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隻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上片寫詞人雨中所見之景。端午這一天,天下着雨,湖中水面又添了漲水的痕迹。各種水生植物長得正旺,水色一片嫩綠。岸邊煙霧籠罩的柳林遮掩着亭台樓榭,空中白鳥銜魚飛舞。湖中駛來一艘畫船,橹篙劃水發出輕柔的水聲。一會兒又拂過新出的荷葉,沿着湖堤轉彎,冒雨前行。描寫出一幅安甯閑适之景。

下片抒發了對屈原隐曲的深情。詩人感歎道:這裡長滿蘆葦的洲渚,不比潇湘之水深處淺,細雨如煙似霧,如神話傳說中人魚的眼淚下滴,也與屈原投汨羅江而死,後人寫詩作賦投入江中憑吊相似。滿腹的憂怨哀愁難以表達,隻有憑借用彩線纏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這千古的脈脈哀思了。寫到這裡,詞人傷心得說不出話來。隻記得那天在酒樓裡,看水中嬉戲的人們散盡,自己醉酒中迎風離開。凄清孤寂之狀溢于言表。

詩人端午之日逢雨,雨中憑眺,見景生情。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故詞之上片先描繪了此日雨中憑眺的所見之景,而于下片轉入抒情,抒發了對屈原的深切祭念之情。詞中對屈原的憑吊語其實蘊含了詞人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前景并不顯哀怨凄清,而後情則思緻含婉幽怨,前後形成較大的對比。如此大的轉折、大的起落,便更使所抒之情深厚郁勃,沉緻幽婉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