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都有一個傳統,那就是早上起來要喝粥,大病初愈要喝粥。粥是最能滋養身心的,也是最質樸的。閩菜文化中有道诏安特有的一種漢族傳統名吃,名蜚中外,它的名字叫做“貓仔粥”。跟随小編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它以米飯、海鮮、家禽肉等為原料,經獨到的烹饪技巧,聚于一。粥清見底,蝦紅、鱿白、魚血、雞黃、肉赤,色澤相映,數葷一素,清鮮醇美,風味獨特。這道小吃雅俗共賞,曆史悠久,也是南诏的飲食文化的代表。貓仔粥是客人來現煮現吃的,特點是快速利落,味鮮可口。當食客在桌邊坐定時,攤主連忙在小鍋裡放上清肉湯,再放進預先蒸熟的白米飯,配上魚片、肉片、肝髒、蝦仁、牡蛎、香菇絲等生料,煽起猛火,等清湯滾過,再調上胡椒粉、香菜、蒜油,不到五分鐘,就煮成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貓仔粥”。
據說清朝年間,诏安城内有戶官宦人家,祖母太夫人持家嚴謹,三對兒子、媳婦以及孫兒、孫女十幾口,都謹遵家教,不敢逾矩,俨然有世家風範。長孫成婚後,新媳婦過門三日即下廚房,親自動手料理全家膳食,自己卻隻能在廚下吃家人用餐後的殘羹剩飯。
長孫不忍心長期讓愛妻受委屈,三餐盡吃那殘羹剩飯,于是想出一個妙計:他買了幾隻貓子來飼養。每天飯後總借口“貓仔粥”,到廚下用魚、蝦、肉等菜肴,快速地為新婚媳婦做好新鮮可口的飯食。
有一回,長孫剛把新鮮可口的稀飯做好,放在桌上,老太夫人就走進廚房檢查來了,一臉詫異地問孫子在廚房忙什麼。長孫機靈地回答道:“做貓仔粥,把剩飯剩菜摻在一起給貓吃。”因為家中确有養幾隻貓,老太夫人也就信以為真了。由于做“貓仔粥”要搶時間,用滾湯涮鮮料和飯,加上好配料,香甜适口,新媳婦喜歡吃,小夫妻情意更深,恩愛無比。
時間過得很快,三十年媳婦也熬成婆婆了。老人都謝世後,孫媳婦也當家做主,膝下兒孫成群了。當夫人做五十大壽時,做丈夫的問愛妻想吃什麼,她回想起當年情景,沉思良久才說:“很久都沒吃‘貓仔粥’了,還是‘貓仔粥’好吃。”做丈夫的歡天喜地說:“這容易,現在不用偷偷煮了,我就去廚下辦來。”“貓仔粥”中注滿了少年夫妻的情愛,自然鮮美可口,回味無窮。左右鄰居聽說“貓仔粥”好吃,都來打聽怎麼做法。就這樣“貓仔粥”傳出去了。
從此,閩南民間美食就傳下了這種用各種鮮料快速煮粥的“貓仔粥”。這種閩南老少都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