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03:07:10

設施改善:好田好水好收成

半月談記者 薛欽峰 孫曉宇 黃騰 王靖 楊文 周楠

要實現糧食高産穩産、農業高質高效,不斷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産條件是一大關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從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高标準農田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系統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将“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标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寫入。對此,業内人士、專家學者、基層幹部怎麼看?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半月談設施改善)1

造好地、保好地、管好地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強高标準農田建設”“完成高标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半月談設施改善)2

特約制作:中國搜索

“高标準農田建設是集農機、農藝、水利等技術于一體的農業綜合系統工程。”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趙雷說,“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是“高産田”的代表性特征。未來,吉林将探索國有企業參與高标準農田建設的新型建設模式,通過企業融資提高建設标準和質量。

截至2022年底,黑龍江累計建成高标準農田10265萬畝,建成規模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成為全國首個高标準農田超億畝省份。如何建設管護好這些高标準農田?

“省裡将項目評審、審批權限下放到市,将招投标下放到縣,同時建立事前、事中、事後監管體系,項目建成後,市級把關驗收,省級質量飛檢,确保工程管護順利移交。”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窦洪波說,随着集中連片、施工條件好的地塊越來越少,高标準農田建設成本不斷增大,一些财力薄弱的市縣落實配套資金存在困難,建議逐步加大中央資金支持力度。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強黑土地保護和坡耕地綜合治理。“這些年,像稭稈還田技術、畜禽糞污還田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肥沃耕層構建技術等已成熟運用于黑土地治理,未來還需将高标準農田建設、稭稈綜合利用、輪作休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深松整地、農機補貼等項目整合起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胡鋒說。

侵蝕溝是黑土地的“傷疤”,導緻黑土地破碎化和糧食産量下降,正成為高标準農田建設的一大痛點。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研究員張興義建議,以漫川漫崗、低山丘陵區耕地為重點,集中連片治理。同時,盡快設立專項治理資金,加大中央黑土地保護與治理資金投入力度,推動以獎代補、以工代赈,因地制宜實施侵蝕溝治理工程。

挖掘耕地後備資源

突破鹽堿地利用堵點

“耕地後備資源作為補充耕地的重要來源,是實現區域耕地總量動态平衡、保障糧食安全及保持生态環境的重要途徑。”内蒙古阿拉善盟副盟長劉德說。

經過科學改良的鹽堿地,可以成為優質高産農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鹽堿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試點”。

“内蒙古鹽堿化土地面積占全區總耕地面積的11.4%,每年都因土壤鹽堿化災害造成糧食減産,很可惜。”内蒙古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紅梅說,要摸清不同區域的鹽堿地分布及修複潛力,從土壤改良、農業耕作、生物調控等多途徑入手,配套稭稈還田、深松深翻、增施有機肥等農藝措施,将生産與生态、工程和農藝、用地和養地措施有機結合,保障鹽堿地穩定産出。

吉林大安市鹽堿地資源豐富。大安市自然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長志說,當地将“理水、增綠、擴濕、整地、固沙、并村”有機結合起來,整體保護、系統修複、綜合治理自然生态各要素,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模式。

“我的家鄉山東省東營市是退海之地,土壤鹽堿化嚴重。小的時候農田到處泛白,經過幾十年不斷改良,如今一片生機盎然。”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尹海龍說,“以水壓堿是鹽堿地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10年前,我們種植耐鹽堿棉花費工費時收入低。近年來,各類水利及高标準農田工程極大改善灌排條件。引黃灌溉降低了土壤鹽堿度,能種小麥和玉米了。”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半月談設施改善)3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田之源”鹽堿地綜合利用示範園 朱峥 攝

不過,尹海龍也坦言,目前鹽堿地整治難度依然較大。“鹽堿地整治需大水壓堿,但黃河水引水指标持續壓減,供需不平衡制約鹽堿地開發利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續推動由主要治理鹽堿地适應作物向更多選育耐鹽堿植物适應鹽堿地轉變”,鹽堿地整治也可由此破題。“去年我們推廣耐鹽堿大豆種植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畝效益增加15%左右。”尹海龍說。

紅梅認為,鹽堿地開發利用要堅持生态優先、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多措并舉、便捷适用的原則,對一些推行“改地适種”治理模式成本高、維護難、生态擾動大的地區,今後可重在突破“改種适地”技術瓶頸。比如,培育适合鹽堿地栽培、産業開發度高、引領鹽堿地種業發展的突破性品種;開展耐鹽飼草規模化種植,把一些鹽堿地建成牧草種植基地;充分利用鹽堿地洗鹽後的鹽堿水資源,發展内陸鹽堿水域綠洲漁業模式等。

現代化改造水利基礎設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加強田間地頭渠系與灌區骨幹工程連接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為灌區建設和管理發展提供了戰略指引。

在湖南,當地在提升調水蓄水能力的同時,以信息技術手段促進灌區節水,力争發揮水資源最大效益。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水利廳廳長羅毅君介紹,湖南完善灌區用水量測控制體系,建成灌區量測水站2500餘個,2022年全省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47。在2022年幹旱當中,各灌區狠抓蓄水節水、補水調水、管水護水,确保大旱之年無大災。

羅毅君表示,下一步,湖南将重在推動灌區“聯網、補網、強鍊”,以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為重點,續建、改造一批灌區配套渠系工程,通過大小聯網,提升區域水資源聯調聯用能力。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半月談設施改善)4

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壽雁鎮芽洞村,工人駕駛挖掘機在高标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施工 蔣克青 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重點區域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進黃河流域農業深度節水控水。

近年來,内蒙古強化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在黃河流域等水資源超載地區嚴格實行取水許可限審限批。幾年下來,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區33個地下水超采區大部分達到治理目标。“未來,内蒙古還需充分考慮區域水資源條件和承載能力,推廣農田水利調控技術。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建立完善的排灌體系,推進節水增産增收相關技術落地。”紅梅說。

做好防病蟲害監測預警

病蟲害監測預警是科學控害、有效防災減災的基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健全基層動植物疫病蟲害監測預警網絡”。“病蟲害有近千種,常年發生的有100多種,一般發生年份可造成為害損失在10%至30%,重大病蟲嚴重發生年份,為害損失可達到30%以上。近年受全球氣候變化、産業結構與生産模式調整、貿易往來頻繁等因素影響,病蟲害不斷加重,威脅糧食安全和農産品品質。”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病蟲害測報首席專家王春榮說,鑒于此,黑龍江省早在2012年就率先開展網格化全覆蓋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與規劃,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有4000個鄉村監測網點,今年将繼續增加監測網點2000個。

有閑置農田怎麼高效為農民創收(半月談設施改善)5

在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鎖石鎮車田村,農技人員利用植保無人機開展病蟲害防治和施肥作業 李建新 攝

“目前,黑龍江建成全國唯一省區全覆蓋的病蟲疫情在線監測網絡體系,病蟲害監測能力全面提升,助力打赢蟲口奪糧攻堅戰。”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兆憲表示。

王春榮說,基層是災害監測預警網絡體系的前線,隻有保證基層鄉村監測網點“點密、人優、網全、設備先進”,方能形成快速反應能力。期待一個規範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基層監測預警體系早日在全國推廣開來。

(刊于《半月談》2023年第5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