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稱唐宋八大家文魁的韓愈說,真正的良醫應該是“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懼收并蓄”。韓大家文章百代,但也不忌諱用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鮮活口語入文,所謂牛溲馬勃,其實就是牛馬的排洩物。至于牛溲治療什麼病,在下端的不知,但源遠流長的阿膠,在早期卻和那牛大有關系,準确地說,是牛皮。
梁代陶弘景在《名醫别錄》中寫道,阿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不過到了七世紀,阿膠的原材料發生了重大變化,驢皮取而代之,而牛皮不僅地位急劇下降,甚至連名字都改成“黃明膠”。當時的《食療本草》記載道,牛皮作之謂“黃明膠”,驢皮作之則稱之為“阿膠”。
從此,驢皮取代牛皮青雲直上,阿膠取代黃明膠而成為名門正宗。
不過阿膠取代黃明膠雖然起自七世紀,但中間跌宕起伏,并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八世紀的《本草拾遺》,沿用了唐代陳藏器“驢皮膠”而不是阿膠的說法,直至十一世紀,出了本《博濟方》,開始很嚴肅地告誡醫家和消費者,要用“真阿膠”,而牛皮制作的膠開始被指斥為假阿膠,其江湖地位一落千丈,真是令人扼腕歎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