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剪貼蒙版呢?剪貼蒙闆就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圖層組成,最下面的一個圖層叫做基底圖層(簡稱基層),位于其上的圖層叫做頂層。基層隻能有一個,頂層可以有若幹個。
Photoshop的剪貼蒙版可以這樣理解:上面層是圖像,下面層是外形。剪貼蒙版的好處在于不會破壞原圖像(上面圖層)的完整性,并且可以随意在下層處理。
第二,Photoshop剪貼蒙版在哪
從下面三個途徑都能找到剪貼蒙版在哪。
執行“圖層——創建剪貼蒙版”,或者按下快捷鍵ALT CTRL G,即可創建剪貼蒙版。
2.在圖層上面單擊鼠标右鍵,選擇“創建剪貼蒙版”。
3. 按下ALT鍵,在圖層面闆單擊兩個圖層的中縫,上面圖像就會按下面圖像的外形顯示。
其實剪切蒙版有很多種用法。
首先你要搞明白:
1、剪切蒙版至少是由兩個圖層構成的:
上圖中有兩個圖層。
2、兩個圖層裡面,一個圖層是内容,一個圖層是形狀;
3、内容在上,形狀在下;
4、最後按住“alt”鍵,把内容向下剪切到形狀裡面去
到底什麼可以作為内容?什麼可以作為形狀呢?
舉例:
上圖中的效果,是不是模特作為内容,文字作為形狀,然後進行剪切。
這張圖中,“調整圖層”變成了内容,模特變成了形狀,進行剪切。
上圖中,“調整圖層”作為内容,另外你還可以為“調整圖層”添加蒙版,然後在剪切。
如果你看過之前講過的摳圖教程,是不是可以把剪切蒙版做成這樣:
當我把圖層給你看的時候你是不是就明白了:
其實就是在剪切蒙版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圖層蒙版而已。然後把不需要的地方用黑色畫筆隐藏起來即可。
當然你也可以把形狀進行羽化,然後在進行剪切
你會發現:
1、内容和形狀這兩個東西是可以相互變換的;
2、不管你對其中的某個圖層做了修改,在剪切蒙版做完後,都會有直觀的感受;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講,如何利用剪切蒙版來進行摳圖調色假設你把之前的内容都看過,相信你這張圖已經可以摳出來了:
經過你的努力,摳完後是這樣的:
來,添加一個背景後,放大觀察:
是不是皮膚還殘留着之前的黃色在上面?因為受到了之前的環境光的影響。而且和背景搭配也不協調。
接下來想想如何利用剪切蒙版解決問題?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圖片摳出來了,而且殘留着原圖的環境光在裡面;
2、環境光的顔色是黃色,背景是紅色;
首先要想個辦法把環境這個讨厭的黃色給去掉再說。所以你可以新建一個調整圖層,叫“可選顔色”
新建完會變成這樣:
這個時候“顔色調整層”就變成了内容,模特就變成了形狀。然後我們把内容剪切到形狀裡面去。
在兩個圖層的中間按住“alt”鍵,單擊鼠标即可完成。
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你目前在調整圖層裡面做的任何操作隻對模特有效果,不會影響到其他任何圖層。
接下來在分析:
既然黃色很讨厭,那就把黃色的百分比調整成為-100%,黃色不就消失了嗎?
這是不是就是在利用剪切蒙版在調色呢?
關于“調整圖層”的具體用法,我們以後會詳細說明,今天我們隻把剪切蒙版弄明白即可。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
當你放大觀看的時候,衣服的邊緣處還是有一些讨厭的環境光在裡面。
既然背景是紅色,我是不是可以自己繪制一些環境光把之前的遮蓋住呢?
看來這個想法不錯,然後你還可以新建一個圖層:
然後再次把新建的圖層向下剪切:
是不是剪切了兩次?
在上圖中,調整圖層和新建圖層你都可以把它們看成内容,把模特看成形狀。相當于一次性剪切了兩個東西進去。所以說實際上你可以多次進行剪切,這都不是問題。
然後我們開始把環境光繪制進去,上色的時候記得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顔色”。
關于為什麼要改成顔色,我們後續講到圖層混合模式的時候會詳細說明。
然後選擇畫筆工具,畫筆調軟,選擇背景顔色。直接在幹擾的環境光處塗抹即可。
這代表着:
你自己單獨用畫筆畫了一層顔色,剪切到了模特圖層,為衣服做了一層環境光。所以說嘛,剪切蒙版有太多種用法了。
當你塗抹完成後會是這樣的:
來,看一下對比:
放大觀察
是不是發現衣服上隐隐有了背景的顔色在上面。
當我把背景關閉掉的時候,是這樣的: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當你選擇流量10%,不透明度60%塗抹的時候,這代表着:
畫筆一直是以10%的增量在釋放顔料,當達到60%不透明度的時候,無論你怎麼上色,也不會超過60%的不透明度。
所以說,往往你看到的東西都是一層一層堆疊出來的。并不是一個工具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在使用軟件的過程中,當你知道的多了,就想着結合起來使用。這樣學習的更快、效率更高。
總結:1、剪切蒙版實際上有很多種剪切方式。必須要搞清楚什麼是内容,什麼是形狀;
2、内容和形狀之間是可以相互變換的;
3、它可以實現圖層間的剪切;文字與圖片的剪切;調整層與圖片的剪切;
4、在創建完剪切蒙版的時候,也可以為上一層添加圖層蒙版;
5、在内容圖層中發生的任何變化都會在形狀圖層中體現出來;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