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有國内品牌美特斯邦威、森馬……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後有國外品牌ZARA、HM等多重夾擊,一大批實體店遭遇寒冬之時。
這個女裝品牌卻逆流而上,幹出了一番好成績!
2016年,僅僅一年,它就開出千家門店,如今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門店!
2016年,年銷售額高達50億,2017年,年入近百億!
像是風一般的品牌!
它,就是愛依服。
01
平價 組貨模式,建立穩固的品牌壁壘
愛依服,一個典型的“00”後,成立于2004年,目标人群瞄準18-38歲的年輕女性,
以經營 “歐日韓”等潮流服飾為主,并兼營各類時尚鞋帽、包、服飾配飾。
公司曆經十年的沉澱,厚積薄發。
2016年擴張速度如猛獸般,一發不可收,一年開店的數量高達1000家。
在一片唱衰實體店的哀嚎聲中,愛依服一路高歌。
如今,它在全國的店面超過2000家,那它是如何突出重圍,這背後又有什麼絕招呢?
說到絕招,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平價 組貨模式。
組貨,很多人聽到這個詞,可能會有點懵。
其實說白了,它就是将兩種以上的服裝品類,組合成商品系列和某種風格,塑造一種獨特而鮮明形象。
以往,這都是時尚買手幹的活,但近年來時尚雜志編輯、時尚達人、服裝店主也紛紛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分享自己服裝搭配上的心得,學搭配、秀搭配。
而愛依服将組貨運用到品牌的運營上,這樣做會帶來諸多的優勢。
1. 價格親民
定價是品牌4P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
組貨品牌大部分品類幾乎都是200元以下定價,外套類也很少過千元。
愛依服也不例外,買國内中高端品牌的一件衣服,差不多就可以買一套甚至是兩三套愛依服。
價格親民化,品牌輻射的受衆範圍就廣。再者,對于女性來說,衣服本就是屬于高頻次消費。
消費者走進門店一試,款式不錯,質量也過得去,關鍵是價格也不貴,看到喜歡的,不知不覺就買上瘾了。
這背後,品牌抓住的是顧客沖動性消費心理,換句話說就是消費時,不用過多思考決策,看中就會即刻下單。
2. 款式多且時尚
傳統的服裝品牌,一個季度一般是100-200個款。
而對于組貨店來說,全國的批發市場和工廠都是它的大倉庫,款式如自來水般源源不斷,一個季度可以做上千個款,可以保證每周都有新款上線。
這種速度,足以媲美ZARA等國際快時尚品牌。
此外,款式時尚,跟得上潮流。
中國作為全球紡織的核心市場,是很多國際品牌的生産加工制造基地,對于時尚潮流信息的感知還是處于世界的前沿。
各大批發市場檔口的掌門人,對于這些時尚信息的捕捉和應用就有着天然的優勢。
愛依服的目标人群本就是年輕人,她們喜歡追逐時尚潮流,具備一定消費能力,有很強的消費意識。
愛依服的上新速度快、款式多且時尚,能持續給她們帶來新鮮感、驚喜感,增強品牌粘性,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品牌的忠實粉絲。
3.庫存壓力小
對于很多實體店來說,庫存是它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傳統品牌一般采取的是訂貨預判模式,這容易造成供過于求的困境。
店面的庫存積壓過多,就不得不靠降價打折來緩解,但打折吞噬了利潤,又吞噬了現金流,從而影響資金的周轉。
相反,愛依服完全不用擔心庫存這個問題。
它降低一次性采買量、增加采買批次以及SKU的寬度,如果衣服銷量火爆,就增加進貨數量,如果産品銷量不好,就快速采取打折的方式。
如此一來,就提高了門店的庫存周轉效率,這也大大提升了資金周轉流動的效率。
02
切入二三四線城市,占據黃金位置
在選址上,愛依服的策略是搶占二三四線城市,所以,愛依服的門店大部分都在這些區域内。
而選擇二三線城市,一是,那裡的人群正好與品牌的定位相符;二是,這些地方租金便宜;三是,沒有巨頭的圍剿,競争比較小,容易形成強勢的地位。
而且愛依服的店鋪一般選在市中心、商業區、中高檔購物中心等繁華地方,人流并不低,且周遭店鋪一般是知名品牌,無形中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如今,愛依服深度下沉,大範圍覆蓋各縣市,對于消費能力并不低的小鎮青年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打法。
03
注重店面形象設計,形成差異化認知
在店面的打造上,愛依服也有一套獨特的打法。
首先,店面面積要求不大,所以,投資小,見效快,可以吸引更多的加盟商加盟。
其次,注重店面的形象設計。
店面形象就如同一個人的外表,是顧客接觸品牌的第一要素。
在店面形象設計上,愛依服統一用原木色裝修,這在大街上一片紅紅綠綠的店面形象中,脫穎而出,顯得大氣、上檔次。
同時燈光明亮,像一盞指路燈,吸引着路人走進店面,給予顧客一定的期待感。
顧客走進去一看,發現款式新穎、時尚、價格不貴,服務也很細緻與周到,這給消費者帶來超預期的購物體驗。
在衆人唱衰實體店時,愛依服靠着創新的模式,步步為營,在短時間内就成為了女裝行業的一匹黑馬。
所以,實體店沒有死,跟上時代的步伐,大膽創新,照樣可以散發出耀眼的光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