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正常行駛的車,最好在2萬公裡的時候就要做一次四輪定位,如果車子行駛裡程沒到2萬公裡,但是卻出現了輪胎不規則磨損、吃胎等情況,也要盡快去做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是以車輛的四輪參數為依據,通過調整以确保車輛良好的行駛性能并具備一定的可靠性。
什麼情況下要做四輪定位?
1、車輛的行駛性能受到了影響(駕駛者感受最為直接的是跑偏,打方向不自動回輪也算一個)。
2、因事故造成底盤及懸架的損傷。
3、輪胎出現磨損異常,但也要考慮到是否是因胎壓不正常才導緻了異常磨損,一般情況下,胎壓過高會加劇胎面中央的磨損,而胎壓過低會加劇胎面兩側的磨損;如果一側出現偏磨,則有可能是外傾角出現偏差。
4、車橋以及懸架的零件被拆下過。
四輪定位要調整的數據:
1、主銷後傾,作用:直線穩定性,轉向回正。
2、主銷内傾,作用:穩定性,轉向回正。
3、車輪外傾(負外傾),作用:增大輪胎接觸面,抵消不良影響。
4、前束(前展),作用:抵消車輪外傾(内傾)造成的不利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