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傳統葫蘆絲和傳統巴烏一直被人們所喜愛,至今已成為頗具獨特藝術表現力的樂器。
一、葫蘆絲
葫蘆絲(亦稱葫蘆蕭)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于使族等民族中。音域為十一度。音階排列(簡音作“5.”)3. 5. 6. 7. 1 2 3 (4) 5 6。
葫蘆絲屬于簧管類樂器。主要由一個葫蘆和兩根(或三根)竹管(也有用木管或其它材料的)組成。竹管頭一方(即插入葫蘆的一方)裝有簧片。竹管分主管和附管,主管上開有七個按音孔(或稱音孔),一個泛音孔,兩個穿繩孔,其尾端裝有塞子。一根附管隻發一個音,沒有音高變化,作為持續和音用當前常用的葫蘆絲有以開第一、三、三音孔的D調、C調、bB調、G調和F調等幾種。
傳統葫蘆絲各部位名稱(見圖1)
巴烏也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于彜族、哈尼族等民族中,音域有十一度,音階排列(簡音作“5.”)3. 5. 6. 7. 1 2 3 (4) 5 6。音色具有厚實、柔和、淳樸、豐滿等特點。
巴烏也屬于簧管類樂器。由一根竹管(也有用塑料管、木管等)制成。管身開有七個按音孔,一個泛音孔、兩個穿繩孔,還有一個裝有簧片的吹口,管内吹口旁(靠向頂端一方)裝有塞子,有的巴烏在第七音孔與吹口之間裝有活動插管,以克服氣溫變化對音準的影響。
目前常用的巴烏有:
開第一、二、三音孔的G調、F調、D調等幾種。
傳統巴烏各部位名稱(見圖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