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諸子百家彼此诘難、相互争鳴,學術局面盛況空前、一派繁榮。
儒 家
1、市之無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雜事篇》
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僞,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
2、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
——《孔子家語∙五儀解》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為了理想的實現,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貧。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新序∙雜事篇》
任何人都各有長處,也各有缺點。我們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4、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家語∙緻思》
孝順父母不是哪天心血來潮就去做的事情,而應該在平日裡時時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
——《孔子家語∙賢君》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6、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語∙六本》
治病的好藥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規勸的話聽起來卻令人不快。
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孔子家語∙哀公問政》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這就需要我們做事應當未雨綢缪,而不能臨渴掘井。
8、過而能改,其進矣乎。
——《孔子家語∙辯樂解》
犯錯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而不覺,犯錯之後能夠改正,就是進步的表現。
9、學不可以已。
——《荀子∙勸學篇》
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的,而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樣以有限随無窮,隻能不斷地學習。
10、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勸學篇》
事物總是向前發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1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篇》
人當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去追求偉大的成功。這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一個道理。
12、文繁則質衰,末盛則本虧。
——《鹽鐵論∙本議》
過分強調文飾與修辭,内容就會受掩敝而顯得軟弱無力,也即形式重于内容,其實就是舍本逐末。
13、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荀子∙正論篇》
對待有些人,我們隻作一笑了之,不必過于計較。
14、前事之不忘後之師。
——《新書∙過秦論》
“前車之鑒”當牢記,重蹈覆轍是愚蠢者的表現。人們應當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借鑒。
15、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孔子集語∙論人》
星星的明亮,不如月的陰暗,萬物都存在于某種限度之中。
16、德勝者威廣,力盛者驕衆。
——《新語∙道德篇》
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施以仁義之德,這樣它的善政可以澤及百姓而流傳很廣。
17、君子笃于義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新語∙本行篇》
君子,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言行既要符合道義,又要講求策略。
道 家
1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
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說出來的,但它不是永恒不變的本原。
1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道德經》
世間“好”與“不好”,“善”與“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個事物的兩面,相生相克,互為其根;沒有絕對的“好”與“善”。
20、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道德經》
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争名利。
21、大巧若拙,大辯若讷。
——《道德經》
真正靈巧優美的東西應是不作修飾的,真正的巧不在于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于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
2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德經》
在順境中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志得意滿,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災禍,由福轉禍;逆境中百折不撓,勤奮刻苦,可變逆境為順境,由苦而甜。
23、鹪鹩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莊子》
欲壑難填,為了占有不盡的财富而争得頭破血流,甚至你死我活,為什麼不學學鹪鹩和偃鼠的灑脫呢?
2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做什麼事都不要絕對化,要适可而止。永遠有你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苛求。
25、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莊子》
要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辱的界限。
26、以衆小不勝而為大勝也。
——《莊子∙秋水》
小勝小敗無關大局,雖多次小敗,亦不會大傷元氣;大勝大敗則生死攸關,具有決定性意義,不可不慎。
27、 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莊子∙盜跖》
當面阿谀奉承他人,背後又大加诋毀,這種兩面三刀之人,是我們所應該唾棄的。
28、 物損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虧于彼。
——《列子》
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為某些愛好和追求,從執着變成了執拗。盈虧卻是此消彼長,看似得到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失去。
兵 家
29、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虛實篇》
學會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30、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兵法·軍争篇》
在合适的時機選擇合适的方法。
31、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孫子兵法·計篇》
兵不厭詐,也是這個道理。一定要透過事物看本質,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32、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孫子兵法·計篇》
對于個性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做生意時這條特别适用。
33、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子兵法·謀攻篇》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34、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孫子兵法·九地篇》
有時候身陷絕境,必須逼自己一把,否則一直停留在舒适區,會一直止步不前。
35、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司馬法·仁本》
時刻有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未雨綢缪,方能防患于未然。
墨 家
36、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所染》
正确地選擇自己的朋友,“近賢人,遠小人”,隻有這樣才會受到好的熏陶,否則隻能得到壞的影響。
37、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墨子》
現實中,有人往往為謙卑的躬腰而感動,為精美的誘餌而動心。生活的,愛情的,事業的,在私欲面前,我們會少了判斷力,及而沒有了自我。
38、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衆人自易而難彼。
——《墨子》
君子對待别人較寬容,因而自己進步很大,那些修養不高的人遇事卻總愛責怪别人,所以自己老是止步不前。
39、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墨子》
有德之君不誇耀自己德行的高遠,這樣才能做衆人的領袖。
40、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
珍愛自己的聲譽,珍惜自己的形象,就像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名譽之重,由此略見一斑。
法 家
41、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韓非子∙孤憤》
炫耀什麼,就容易失去什麼。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42、審于是非之實,察于治亂之情也。
——《韓非子∙奸劫弑臣》
做事情應明察秋毫,才不至于做錯事和蠢事。
43、因可勢,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韓非子∙觀行》
做事情不能不考慮外在的環境和形勢,方式、方法很關鍵,選好路子,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44、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争于氣力。
——《韓非子∙五蠹》
曆史是不斷發展的,要通過社會改革,适應時代的發展。
45、 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牧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46、聖人裁物,不為物使。
——《管子·心術下》
能安己心,推己及人,方可安他人之心。人應站在較高的層次上,不為外物所役使。
雜 家
47、 謀定而後動。
——《鬼谷子》
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否則追悔莫及!
48、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薮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孝行覽∙義賞》
得與失永遠是一對矛盾。世上沒有絕對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考慮到了失,失時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間就能做出正确的選擇。
4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季春紀∙盡數》
不斷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不保守,保持活力和先進。
50、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離俗覽∙聚難》
人無完人,選賢舉能應該求其大善,而不應該責其小過。人們要認識到不足,不要吹毛求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