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了解,理解;愠:生氣、怨恨、埋怨。
字面意思是,孔子說:“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也是君子應具備的修養”。你想啊,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你如果受到了很大的委屈,甚至是誤解,你能忍着不抱怨?不怨恨?恐怕即使是家人也做不到吧,這得需要多高的境界啊,能做到不哭就很厲害了,心裡難受但不說出來總可以吧!如果這都不行,我想君子也做不到吧?别人不了解你,同時得不到理解時,能不憋屈嗎?反正我做不到。我家的癫瘋小薩摩除外,剛挨完批,吃飯時,喊一聲,屁颠屁颠的就來了。
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那隻能是把握好有所為、有所不為,該做的做,不該做的打死也不做,不給“愠”機會,否則,你一定會怨天尤人的,除非你有孔聖人的胸懷。不過孔聖人在學而篇第一章中為我們提供了快樂的方法:一是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二是人生得一知己,三是超一流的胸襟和氣度。能不能得到,就看你的造化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