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二十四史之一,記載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蜀漢無史官一職,故自行采集,僅得十五卷。《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曆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确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陳壽前半生是在蜀漢度過,入仕後,受宦官黃皓排擠而不得志。蜀漢滅亡後,陳壽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曆經十年艱辛,完成了國别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鹹平六年(1003年)将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産物。此書完整地記叙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曆史全貌。
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2.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魏略·儒宗傳·董遇傳》
譯:讀書必須反複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3.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見禍于未萌。《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鐘會傳》
譯: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
4.求賢如饑渴,受谏而不厭。《三國志·吳書·張傳》
譯:尋求賢能的人,就像是自己饑渴一樣,受到勸谏,從來也不厭煩!這句話說出了領導對于下屬的尊敬。
5.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國志·魏書·曹爽傳》
譯:仁德的人,不會因為世事的變化,而去改變自身的節操,正義之人,不會因為國家的存亡而改變自己的心志。古往今來,多少忠貞之士,甯願奉獻生命,也要堅守自身的氣節,不因為世道的興衰,而去改變内心的真實想法,他們豪情萬丈,為了大義,甯願赴死。
6.海以合流為大,君子以博識為弘。《三國志·蜀書·秦宓傳》
譯:大海是彙聚千萬條河流,才能成就其自身的博大,君子要充分廣博的學習知識,才能夠變得博學多識。
7.苟得其人,雖仇必舉;苟其非人,雖親不授。《三國志·蜀書·許靖傳》
譯:如果能夠得到真正的人才,即便是仇敵,也要去選舉他。如果得到的不是人才,即便是自己的親屬、朋友,也不去重用。
8.小巫見大巫。《三國志·吳書·張纮傳》
譯:道行淺的巫師見到了道德高的巫師,他的巫術就施展不出來了。
9.每有患急,先人後己。《三國志·蜀書·許靖傳》
譯:每當有禍患的時候,總是要先想到别人,然後再想到自己。
10.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三國志·蜀志·蔣琬傳》
譯:人心是有所不同的,就如同人的面貌一樣;古人所警惕的那些人是那些當面認同,而背後又反對的人。
11.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三國志·魏書·龐德傳》
譯:優秀的将領,不會因為怕死而苟且避免災禍;壯烈之士,不會因為貪生而喪失氣節。
12. 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譯:傳說中的蛟龍,得到雲雨相助,即可離開池中騰飛。比喻有本事的人,一旦遇到好時機,就能大有作為。
13.識時務者,在乎俊傑。《三國志·蜀書·譜葛亮傳》
譯:正确認識眼前客觀形勢,在于英俊傑出之士。在後來的流傳中,一般将兩句合而為一,簡作“識時務者為俊傑”。
14.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譯:司馬昭的用心何在,連不相幹的人也知道。現成為後世揭露人所共知的禍心、野心的習用警語。後一句在沿用中已簡化為“路人皆知”。
15.枳棘之林,無梁柱之質;涓流之水,無洪波之勢。《三國志·魏書·王脩傳》
譯:枳棘之類的灌木叢林,長不出作梁做柱的材料;涓涓細流,激不起波浪滔天的洪大水勢。梁柱需用巨木,洪波須靠大水。枳(zhǐ旨):通稱枸橘,落葉灌木。棘:酸棗樹,落葉灌木。質:木質,此指材料。涓流:細流。洪波:大波。枳棘之叢、涓涓細流不具備生長巨木和興風作浪的條件,所以“無梁柱之質”,“無洪波之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