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什麼情況不能吃?近日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博主稱青石橋海鮮市場是成都最大的海鮮市場,去那裡就像到了三亞,什麼海鮮都有,品種豐富,還很新鮮,你完全無法想象内陸地區竟然能吃到如此多,如此新鮮的海鮮,博主準備去狂買小龍蝦,大快朵頤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小龍蝦什麼情況不能吃?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近日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博主稱青石橋海鮮市場是成都最大的海鮮市場,去那裡就像到了三亞,什麼海鮮都有,品種豐富,還很新鮮,你完全無法想象内陸地區竟然能吃到如此多,如此新鮮的海鮮,博主準備去狂買小龍蝦,大快朵頤了。
我一下子有些啞然失笑,青石橋的海鮮是不是如此誇張我不知道,但小龍蝦卻肯定不是海鮮,而是淡水物種,并且是底栖雜食動物,傳言其可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質下存活,肉質腥,所以才要加大量香料掩蓋異味,實際不宜多食。
現在正是小龍蝦上市的季節,全國每天要食用幾千噸,小龍蝦是不是真的如此不堪,大家都吃了個錯誤呢?
小龍蝦屬蝲蛄科物種,化石記錄已有3000萬年的曆史,有些品種甚至在1.3億年前就和恐龍毗鄰而居,其樂融融了——估計是恐龍烹調技術不過關,口感不好,所以才讓它們活到了現在。
我們食用的小龍蝦其實叫克氏原螯蝦,原産于美國東南部,主要生活在溫暖的淡水水域,包括緩慢流動的河流、沼澤、湖泊及稻田中,生長快速,體重可超過50克,可忍受微鹽水體,并能忍受無水的旱季達4個月,還可以橫跨幹地數公裡尋找新的栖息地,生命力非常旺盛,自然狀态下可存活5年以上,可謂蝦中小強了。
小龍蝦由于極具食用價值,目前已成世界性的入侵物種,被引進到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其他地區,由于其食性廣泛,逃逸到野外後,擠壓了當地其他物種的活動空間,對魚類、甲殼類動物、水生植物和淡水生态系統造成嚴重問題,而它們的洞穴也會導緻灌溉水的流失,以及稻田、堤壩的破壞。
小龍蝦最早傳入日本,1929年又從日本傳入我國南京,并迅速蔓延到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密集的種群,到2005年可供食用的已達135000噸。由于其味道鮮美,生長迅速,又能适應各種惡劣的環境,不管是在原産地美國,還是入侵中國後,都深受廣大吃貨歡迎,是中美兩國人民在饕餮領域難能可貴可以達成一緻意見的物種。
小龍蝦傳入中國後,就開始人工養殖,不斷壯大自己的族群,已成為中國自然水體的歸化種群,在全國各地都得到了發展。江蘇盱眙縣有龍蝦節,“十三香麻辣小龍蝦”享譽全國;北京簋街的麻辣小龍蝦也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小吃,甚至開始制成龍蝦醬外銷。
根據中國水産專家的測算,2017年小龍蝦全社會的經濟總産值已達到2685億元人民币,其中餐飲業等第三産業2000億元,你是不是已經下巴落地,合不攏嘴了?一個小龍蝦竟然達到了2000億元的經濟規模,簡直太令人意外了。
但傳言小龍蝦可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質下存活,因而體内殘存有毒物質不宜多食,則可能有些誇張了。因為現在的小龍蝦,都是人工養殖的,用專門的池塘或稻田兼養,非得精心照料才會有收益,不會用影響小龍蝦生長的污染水源或餌料,反而野生的更有可能因生态環境不佳而殘留有毒物質。
所以小龍蝦大可放心食用,不過有些慚愧的是,我沒有為中國的小龍蝦産業做出多大貢獻,準确地說,是基本沒有貢獻,因為我很少吃這種東西,它殼多肉少又難剝,紅油湯水滞留指甲縫,味道經久不散,肉質腥還不得不用大量辣椒、香料烹調,吃起來讓人望而生畏。
但小龍蝦确實為人類的饕餮産業做出了貢獻,不僅滿足了吃貨們的口腹之欲,還最大程度地把人們從信息繭房中解放出來,回歸生活和社交活動,因為吃小龍蝦非得用手剝不可,這就導緻人們不得不把手機暫時放在一邊,滿手滴油也沒法再玩手機,從而在愉悅的就餐氛圍中建立起輕松的社交關系,增進友情,溫暖親情,小龍蝦犧牲自家,成全大家,可以說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所以讓我們在吃它之前,統一為它的犧牲默哀三秒鐘吧,阿彌陀佛,阿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