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媽媽去外婆家的路上

媽媽去外婆家的路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9:45:14

“如果再吵我,我就離家出走,去外婆家。”模糊的記憶中是媽媽因為我做錯事而吵我,我萬分委屈,想要逃離到外婆家,因為外婆慈祥溫和且有好吃的都分給我們小孩吃,印象中我沒見過她發脾氣,也許和她信仰基督教有關。

01

上學之前的愉快時光裡,母親每天騎自行車帶我往返于我家和外婆家,我和母親并不住外婆家,每天早飯後騎車十幾分鐘到,傍晚夜幕降臨前返回。

一方面我家距離外婆家并不遠,五六裡地路程,另一方面家裡兩個哥哥也需照顧,因此我和母親每天往返外婆家,好像鄰居家串門玩,那時候自行車是那種通身綠色大梁的,經典永久牌子的,車身挺高。

小時候母親騎車載我,我經常坐前面橫梁上,其實坐位極其不舒服,硬邦邦冰冰涼的一根橫梁,母親先抱我上車,雙手環繞我抓住車把,然後一隻腳踩着腳踏起步加速,另一隻腳利落從後面跨過去穩坐車座。

那時候都是土路,狹窄且疙疙瘩瘩,路上各種車轍痕迹,高低不平,我窩在母親懷抱坐着,手扶着車把中間,感受車子在路上的每個疙瘩,每到一個坑窪,車子咯噔頓一下過去,昏昏欲睡的我猛地驚醒,每個細胞都感到了地勢的凸起或凹陷。

不過那時候的我坐在母親的車上安全感十足,猶如坐在搖籃裡,蕩悠悠地晃着,母親在我的眼裡是無所不能,高大而令我崇拜的,碰上下雨或抽水導緻的那種隻有巴掌大小的略微平坦光滑的硬土路,母親也能繞過那些坑窪,安穩的騎過那段路。

媽媽去外婆家的路上(我和母親去外婆家的路上)1

我們路程雖近,但沿途經過的村莊不少,那時的村莊都是幾百口的小莊,其中經過一個村莊時,有次有一個人邊擺手喊着什麼邊追着我們的車子跑,懵懂的我以為是車後面的東西掉落,那人提醒,可那人越跑,母親卻加速騎車,甩出那人好遠,才告訴我那人是傻子。

我好奇地問怎麼傻的,母親回答我說他的父母都有精神病,都是傻的,原來全家都傻,那怎麼過日子的呢?我想不通,為何傻了還能結婚生孩子,而且孩子還是傻的,連續傻有什麼用呢?年紀太小的我不懂。

隻覺得那家好可憐又有些後怕,我怕傻子追上我們打人,聽說有的傻子具有攻擊性的,母親安慰我不怕,他追不上我們車子的,我頓時感覺心安,但每次從那個村莊路過,我下意識望去傻子那家,怕他再追我們車子。

甚至在我十幾歲時,母親囑咐我單獨騎車去外婆家送東西,經過那個村莊,即使沒看到傻子,我也騎車飛快,腦子裡全是傻子追上來抓住我的場景,毫不誇張,經過那段路冒出一身冷汗,太過緊張把自行車騎的滑輪了,還是不停的蹬,風一樣的騎。

02

去外婆家路程中,過了村莊有段路途經田地,前不着村後不着店那種,平時路過經常看到有務農的在田地裡揮汗如雨,有時抽水有時除草打藥。

路邊不斷停着農民的農用車(幹農活用到的三馬車或小推車),還伴随着從地裡扔出來的雜草鋪在地上,有的帶着泥土,有的曬的發白,車子騎上去将比平時咯噔的緩和些,由于草填充了坑窪地勢,騎車過去感覺壓過一團棉花,先把虛軟的草壓實下去,車子仿佛受寵若驚停頓一下愣住,然後回神一般轉動車輪繼續前行。

如果到了秋天碩果累累的季節,母親和我過這段路還需謹慎的,那時玉米抽身拔高,一片片玉米地好像升起的金黃幕布,遮擋住了遠方的視線,這條小路好像幕布中間的一條縫隙。

媽媽去外婆家的路上(我和母親去外婆家的路上)2

我們走在這狹窄的縫隙裡,生怕從兩邊幕布裡竄出個怪物或壞人來,那時玉米地的各種犯罪案件屢見不鮮,時刻提醒着我們玉米地是犯罪的标配,鑒于此,母親偶爾繞路,把這段喘不過氣來的小路放棄。

經過這段路上遠遠可以看到一座似塔不是塔的房子上冒出的袅袅煙囪,聽母親說那是燒磚的磚窯,我不由想象那紅磚在窯洞裡燒的紅蹬蹬的模樣,是否這個窯洞也像路遙《平凡的世界》裡描寫的一樣。

或許這個窯洞像挖煤礦一樣需要下到黑洞洞的地窖裡,每個工人頭戴安全帽,安全帽上戴着頭燈,所有人臉像唱花臉一樣黑一塊黃一塊,隻有露出潔白牙齒才能看出這是鮮活的人,我小小的腦袋裡各種奇思妙想紛至沓來,止也止不住。

03

我記得從我家到外婆家短短路程共經過四座小橋,每座小橋都有它發生的片段故事,過了第一座橋代表離開了我們村莊,我記憶中那座橋附近有棵桑椹樹。

小時候有段時間小學生隊伍裡流行養蠶,白胖的蠶寶寶蠕動着身軀躺在我們破舊的文具盒裡,為了它的呼吸,甚至專門把文具盒紮幾個小洞,特别喜歡聽蠶寶寶啃食桑葉的沙沙聲,不一會兒,一片完整的桑葉僅剩下殘莖斷葉。

而這座橋附近的桑椹樹尤受歡迎,蠶的吃食主要依靠這棵樹支撐,還有人的水果供應—桑椹,酸酸甜甜的紫紅色桑椹,飽滿多汁,具體那棵桑椹樹歸于誰家,直到現在我也不清楚,隻知道大家都比賽摘桑葉養蠶,看誰的蠶寶寶長的快。

還有第二座橋是我提過的傻子那家附近,有次母親騎車載我去外婆家經過那座橋,迎面騎車來了一位和母親年齡相差無幾的利落短發的圓臉婦女,母親在那座橋上下車,那位圓臉婦女也刹車下來。

她們興奮地笑着打招呼,直呼巧合,母親和她相談甚歡,兩人還回憶起出嫁前的趣事,原來那人是母親做姑娘時的閨中密友,那圓臉婦女還親切的指着我問母親這是你閨女,那麼大了,母親不無感慨的回複是啊,這還是最小的一個,上邊兩個哥哥在上學。

媽媽去外婆家的路上(我和母親去外婆家的路上)3

記憶中那時的母親很美,談論起嫁人前的事情精神煥發,神采奕奕,那時聯系方式極少,隻有緩慢的書信可聯絡,可能兩人嫁人後回娘家也沒遇見過,但這次見面依然熟悉親切,無話不談的樣子,我仿佛看到了年輕未嫁的母親和她的閨蜜說着悄悄話的畫面。

第三座橋是外婆鄰村的一座,那座橋的神奇之處在于有次我和母親經過那座橋,橋這邊晴空萬裡,橋那邊瓢潑大雨,我和母親退一步就是陽光燦爛,進一步就是落湯雞挂面,我們最終等到那邊雨勢減緩過了橋。

第四座橋是到達了外婆家的村莊,我對這座橋記憶猶新,主要因為它兩邊沒高高的橋墩,光秃秃的一座石橋,每次經過這座橋,我都怕母親車子太過靠邊,恐怕一個不慎我們連人帶車落入滾滾河水中,關鍵偶爾經過這座橋會遇見三馬車,母親安全起見就會下車靠邊,等待大車過去我們再走。

還有一個讓我記住這座橋的一個點,過了那座橋有家小女孩坐在門前對着我們微笑,其實她年齡比我還大,但是因為有病長不高,生活不能自理,那時她的母親大概三十多了,依然像小孩一樣照顧她的衣食住行。

為母則剛,聽說那個母親也有正常的兒子,但是放不下這個生病長不大的女兒,既然給了她生命,也要負責到底,一直當小孩一樣走哪兒帶哪兒,直到自己歸于黃土,可能也放不下活在世間的女兒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