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學語文課本上,王維的很多詩歌都是要求全文背誦的。比如《送元二使安西》,又比如今天我們即将談到的這首《山居秋暝》。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王維流傳非常廣的七絕詩句,但是卻也未必能夠真正的代表他詩詞的風格。确立王維在文學史上地位的詩歌,恰恰是《山居秋暝》這樣的詩歌。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唐詩是王維的《山居秋暝》,堪稱是他一生當中最美的唐詩之作。這樣的一首古詩真正的體現出了蘇轼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的定論,而且曆來被人們所看重。在後人編纂的唐詩300首當中,王維的這首古詩毫無懸念的入選,成為經典傳世名篇。
這首古詩其實比較容易理解,前六句都是在描繪自然景色,一如王維在其他此類的詩歌當中一樣。一個剛剛下過雨的秋天的傍晚的山林,是王維這首古詩所展現的美麗自然景色主要描繪的對象。在這裡有明月、松林、有清泉、鵝卵石。還有竹林,還有荷塘。更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浣女”和漁夫。
前六句的詩情畫意,最後都要歸結在最後詩人的抒情上。“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看似非常簡單。按照字面的意義來理解,那就是雖然春天的美麗景色已經不在,但是這裡的秋天依然非常動人,表達了詩人對這裡隐居的向往之情。
其實這樣單純理解這兩句,是不夠确切的,甚至可以說是存在誤解的。我們都在說王維40歲之後過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什麼是“半官半隐”?恐怕隻能是閑置人員。我們都知道王維是受到張九齡的提拔之後,才慢慢的開始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後來張九齡受到排擠被貶,王維的仕途之路也幾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但即便如此,王維也是不甘心就此退出官場的。雖然他《寄荊州張丞相》中說:“方将與農圃,藝植老丘園”表示了歸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禦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之亂前,官至給事中,他曾說:“既寡遂性歡,恐招負時累。”(《贈從弟司庫員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義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
所以,我們今天說王維向往隐居,其實是對于他的真實想法的理解太過于片面。作為一個詩人,王維更加傾向于在詩詞耽誤中尋求到自己理想的境界,标榜士大夫厭棄世俗生活的追求,但對于現實的世界和生活,他從未真正像陶淵明那樣決議離開。
所以在這裡,他對于自然界美麗景色的描繪,不過就是為了反襯官場的險惡,不過就是為了對比社會現實的昏暗和污濁。但這種追求隻是暫時的,在他的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學而優則仕,依然是渴盼在仕途上有進一步的作為。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他并不是真的就願意這樣留下,隻不過是無奈之舉,隻不過是不甘心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