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應邀為團隊做一次關于如何寫專利的分享,因所在為技術團隊,因此添加了針對“攻城獅”相關的代碼開源與專利的介紹,即便如此,本文面向的對象仍然是所有對寫專利感興趣的小夥伴。
提到專利,你會想到...
“太高大上了,離我太遙遠”、“天天都是增删改查,哪有什麼想法”、“我倒是有想法,但能寫成專利嗎?”...新手小夥伴們充滿了各種畏懼、困惑,這再也正常不過了。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大家的畏懼與困惑,揭開專利的神秘面紗,讓大家掌握寫專利的“門路”。
1. 知識産權與專利
1.1 知識産權
不過别急,我們先搞清一些基本概念。21 世紀了,相信大家時常都聽說過 IP、知識産品、專利、商标這些詞,它們是一回事嗎?或者有什麼關系?
知識産權英文名稱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 IP,IP 跟知識産權是劃等号的。知識産權指的是人們對于自己的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标記、信譽依法享有的權利。那專利、商标呢?
根據 2021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産權。知識産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上面的第二點講的就是專利,所以專利、商标是知識産權的一小部分。今天的主角既不是知識産權,也不是商标,更不是商業秘密,而隻是專利。
1.2 寫專利的獎勵
等等,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寫專利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不是賊船呢,且聽我狡辯~
1.2.1 司内獎勵
首先通過公司途徑申請專利成功的,即可獲得公司給予的獎勵。不同類型的專利獲得獎金不同。
除了常規的獎勵,你的專利如果入選每月一期的“鵝廠好專利”,以及“騰訊年度專利獎”,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獎勵。
1.2.2 政府獎勵
報幾個數據,感受一下吧~
廣東專利金獎的發明人獎勵是 90,000 元,可以去申請深圳領軍人才,申請成功後,購房補貼 100 平,最高補貼 50%;
國家專利金獎的發明人獎勵是 300,000 元,可以去申請深圳領軍人才,申請成功後,購房補貼 150 平,最高補貼 50%。
而且,一人寫專利,全家都沾光,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都能享有特别待遇。
2. 專利挖掘與評估
什麼,你已經要迫不及待想要寫專利了?别急别急,先把筆放下。方法還沒講呢,磨刀不誤砍柴工,方法在手,獎金我有!
萬事開頭難,寫專利最難的部分當然還得先有創意。這不廢話,我要有創意還來這聽你絮絮叨?所以這部分會介紹一些實用的挖掘專利的方法,讓創新變得有迹可循。
有了創意還不夠,還得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的創意能夠申請專利嗎?所以這部分還會介紹評估專利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時間精力浪費。
2.1 專利的挖掘方法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通過學習,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2.1.1 書中自有黃金屋
通過權威的網站,我們可以檢索到各類專利文件,學習他人申請專利的思路。具體有以下網站:
- • 國家知識産權局
- • 谷歌專利搜索
- • SooPAT專利搜索
- • 佰騰網
2.1.2 三人行,必有我師
除了權威的網站,還可以跟身邊專利經驗豐富的人學習,包括身邊的牛人,預約司内行家平台上的專利行家,或者部門的專利接口人。找一找身邊寫過專利的牛人,跟他們取取經驗;公司的行家平台入駐了大批各行各業的行家同事,可以通過行家平台預約專利方面行家的時間;每個部門都有對應的專利接口人,如果有什麼創意也可以跟他們聯系。
上面兩種方法主要還是學習他人經驗,增加知識儲備。下面要介紹的方法可是實打實的實戰技巧了,通過這些技巧,我們可以立馬着手創新,一秒踏上寫專利的征途。
2.1.3 減法策略
在 CD 播放機和 MP3 播放器問世之前,人們都使用錄音機來聽音樂。索尼創始人之一井深大經常乘坐長途航班出差,他想要一種便攜的音樂播放設備,而當時的錄音機普遍笨重完全不适合随身攜帶。
因此,他組織了一次對錄音機功能的拆解,删減不必要的功能。傳統的錄音機主要包括錄音和播放功能,為了使産品更加小巧,他去掉了錄音功能,使用耳機代替了喇叭,這就是後來風靡全球的随身聽。這裡用到的方法就是“減法策略”。
減法策略指的是将某個産品或方案中的某個部分刻意清除出去,剩餘的部分保持原狀。這裡的一個關鍵在于,你需要把你曾經認為必不可少的部分删減掉。乍看起來這種做法很奇怪,确實很難想象沒有輪子的汽車、沒有顯示屏的電腦都是些什麼模樣,這都是我們被成見所擺布的結果,成見讓我們用慣有的眼光看待任何事物。
其實程序員們對減法策略一點都不陌生,我們一直标榜“偷懶是一種境界”,一直在思考如何更高效更自動化地達成我們的目的。往常我們消除一堆消息紅點需要點擊某條消息然後返回,然後不斷重複,過程非常繁瑣,而在 QQ 中,我們可以使用一種非常絲滑的方式,在底 Tab 上一鍵拖動消除紅點,這也是一種減法策略的表現。
2.1.4 除法策略
以前樂隊在錄制作品時得坐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重試,直到達到最佳效果,如果不幸彈錯了或是唱錯了一個音,所有人就得從頭再來。很顯然, 這樣的錄音方式太麻煩,浪費了人力和物力。
萊斯·保羅發明了一種全新的錄音方式,一首歌的所有細節全都單獨錄制,吉他手、貝斯手、歌手、打擊樂手等等,都會單獨錄制屬于他們的片段,然後錄音師會對所有音軌進行編輯,制成聽衆最後所聽到的完美的音樂大碟。這裡的方法就是“除法策略”。
除法策略指的是将産品或方案分解為多個部分,然後以新的方式将分解後的部分進行重組。具體的,除法策略有三種不同的方式:功能型除法、物理型除法和保留型除法。功能型除法是說挑出産品或方案的某個功能,改變其位置,比如最開始想要換台、調音量,都需要跑到電視機面前操作,而後來把這部分功能拆分出來就有了遙控器。
這跟程序員們經常聊到的組件化、模塊化異曲同工。物理型除法是指對某個産品進行物理分隔,一般用于實體産品創新,比如拼圖、潛艇中的隔間等等。保留型除法指的是通過縮小原産品而保留原來的功能和特性,比如 U 盤是存儲功能在空間維度的縮小,酒店是住宿權在時間維度的縮小。
2.1.5 乘法策略
馬桶的誕生對現代化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馬桶一般由陶瓷馬桶、水箱、進水管、馬桶座圈、馬桶蓋、虹吸管、排水管、水等組成部分。最開始的馬桶是單管馬桶,每次沖水都需要同樣大的水量。如果将進水管由單個改為兩個,那就變成了現在大家最為熟悉的雙管馬桶。
雙管馬桶實際上就是對進水管進行了複制,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小水量還是大水量。再進一步對進水管進行複制,比如 4 根甚至更多,把這些進水管環繞分布在馬桶四周,比較難以清理的地方水管粗一些,其他地方就細一些,這樣水流将會從四面八方彙聚形成更強勁的沖擊力,污物能被清理地更徹底,同時也更加節水,每次沖水隻消耗 3.5 升,比傳統馬桶減少 2.5 升,節水率高達 40%。這裡的方法就是“乘法策略”。
乘法策略指的是在明确某個産品或方案的組成部分,然後将某部分加以複制。很難想象“複制”跟“創新”會有關聯,但原創性取決于你的複制品做了什麼樣的改造,而不在于你複制了什麼,勢必要對産品的某個部件做改動。
2.1.6 任務統籌策略
驗證碼在網絡安全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 reCAPTCHA 卻拿驗證碼去完成另一個任務:掃描典籍再進行數字化錄入。對古舊書籍進行數字化處理往往非常困難,那些書籍印刷質量差、排版不規範,加上年久沒有維護,即使最先進的掃描設備和算法都難以保證識别的準确度。
reCAPTCHA 将電腦無法識别的字符混在普通的驗證碼中,所以當用戶在輸入驗證碼時實際上完成了兩個任務:驗證身份以及數字化錄入。就這樣,每年差不多有 150,000 冊圖書被數字化,相當于37,500 個專職人員的工作量。這裡的方法就是“任務統籌策略”。
任務統籌策略指的是給産品或者方案中的某個部分分配更多的任務、賦予更多的責任,并将先前各自分離的任務統籌在一起。在 reCAPTCHA 的例子中,一個典型的驗證環節包含網站、網站開發者、Google 公司還有網站用戶等部分,這裡就将用戶納入到了整個産品方案的組成部分中,并且賦予他們更多的任務與職責。
在視頻網站上觀看視頻時,有時候需要拖動進度條至指定位置進行播放,當鼠标放在進度條上時能看到當前位置的預覽圖,這是怎麼實現的呢?直觀上看這是一個前端功能,理應由前端實現,但仔細分析一個視頻網站的組成部分:前端、業務後端、視頻處理後端、算法後端等等,如果大部分的視頻預覽幀由視頻處理後端實現該怎麼做?
那就可以在視頻入庫時就事先對視頻進行抽幀生成預覽圖并且組合成雪碧圖,那麼用戶的鼠标放在進度條上時預覽圖幾乎是立刻出現,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這裡就是将原本完全有前端實現的功能,賦予了視頻處理後端更多的任務與職責。
2.1.7 屬性依存策略
本來動物皮膚的顔色跟環境沒有關系,但變色龍卻做到了将皮膚顔色依存于環境顔色。茶杯的顔色跟水的溫度本是互不相關的兩個屬性,但如果讓茶杯的顔色依存于水的溫度,那就變成了變色杯,變色杯在嬰兒的奶瓶中使用得比較廣泛。
将兩個原本不相關的屬性,使它們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制造依存關系,讓一個變量随着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這就叫“屬性依存”。屬性依存策略相比于其他四種策略更複雜一些,但它卻是我們生活中研發新産品時經常用到的策略,約 1/3 的創新都來源于該策略。
2.2 專利的評估方法
通過以上挖掘專利的方法,你可能已經積攢一堆 Good Idea 了,那這些想法是否都能變成專利呢?我們還需要對這些想法進行仔細地評估。
2.2.1 不授予專利權的對象
1. 違反善良風俗的發明創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第五條規定了“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因此我們要檢查一下我們的想法是否違反了善良風俗,曆史上就出現過“一種雜交動物-近人猿和培育方法”、“一種檢驗是否貪官污吏的方法”申請案例,違反了人倫道德。
2. 不可獲得專利的主題
《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了 6 種不授予專利權的情況:
- • 科學發現:發現與發明的區别是發現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規律,如果給科學發現授予專利,你跳個繩牛頓都會掀開棺材闆跟你要專利費;
- •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比如撲克牌的玩法;
- • 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這主要出于人道主義和社會倫理的考慮,醫生對患者實施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前都要檢查一下是否侵權或者得申請授權,難以想象;
- • 動物和植物品種:根據《民法典》的定義,植物新品種被納入知識産權的保護範圍,但動物新品種暫時還沒有。雖然動植物品種不受專利法保護,但他們的生産方法卻可以;
- • 原子核變換方法以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這類主要關系國家經濟、國防等重大利益,不宜為私人所壟斷;
- • 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識作用的設計:标識作用的設計一般按照商标的授予制度進行審查。
2.2.2 專利權的客體
那麼哪些想法才能申請專利呢?這就要說到專利權的客體。專利權的客體是指能夠取得專利權,可以受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根據《專利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因此專利權的客體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符合這三種的想法才能申請專利。
具體的,發明是指對産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産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适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産品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一般我們申請的對某個技術方案進行改進的方法都屬于發明專利,所以我們重點關注下發明這一專利類别。
2.2.3 發明和實用新型的條件
專利的取得需要滿足一些條件,上面說到專利主要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不同的專利有不同的條件。發明和實用新型歸為一類,需要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外觀設計單獨一類,需要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合法性(更準确地,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為什麼這麼劃分呢?因為發明和實用新型都是一種具體的技術方案,而外觀設計隻強調美觀的設計。
那下面就分别談一談發明和實用新型所需滿足的三個條件: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
顧名思義,新穎性指的是發明或實用新型前所未有,你肯定無法拿一個現有技術方案去申請專利。同時也得滿足在申請日前沒有其他人申請過。假設有一個技術方案雖然不為公衆所知,但已有人先你一步去申請專利了,你同樣也沒法再去申請。
創造性
跟現有技術相比,新的發明應該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實用新型的要求低一些,隻需要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更強調其實用性。那如何判斷是否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或者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呢?在專利審查時,會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判斷,判斷的标準是“非顯而易見”,就是需要一定的創造性思考才能得出的方案。
實用性
新的技術方案應該有實用價值,而不能是空中樓閣。如果你聲稱發明一種制造永動機的方法或者制造超光速飛行器的方法,那絕沒可能通過實用性審查,它們都違反了自然規律,至少在目前人類的認知範圍内如此。
2.2.4 外觀設計的條件
外觀設計應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合法性,前兩者與發明和實用新型相似,也很好理解。合法性是指不能與在先權利沖突,比如騰訊享有企鵝形象的商标權利,阿裡如果設計了一款企鵝生肖公仔那就不滿足合法性的要求。
更多的審查條件的判斷可以參考國家知識産權局制定的《專利審查指南》。
3. 專利流程與撰寫
3.1 專利的流程
專利的申請流程是比較複雜的,因不同的專利類型也有所不同。以提交專利局的申請日作為分界線将整個申請流程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司内的申請流程,時間跨度一般較短,這個後面細說;後半部分就是專利局的審查流程了,從受理到授權一般需要 3 - 5 年的時間,在這個環節一般不需要我們的參與。
重點看看司内的申請流程。完整的流程步驟實際上挺多的,接近二十個。不過真正需要咱們申請人關注的重點有 4 個,Idea 溝通、撰寫交底書、提交交底書和專利申請文件審核。
在 Idea 溝通階段,我們會有一些經過了自我評估的新的技術方案,我們可以拿這些想法跟專利接口人進行溝通,尋求他們的專業意見,如果他們覺得可行那就進行下一步撰寫交底書。
撰寫交底書對于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下面還會細說。
接下來就是提交交底書。我們需要把寫好的交底書提交到公司的專利系統上,PPE(Patent Portfolio Engineer,專利工程師)會進行審核,一般需要一周時間,如果着急可以聯系專利接口人加急。如果順利的話,我們的申請會得到立項,但很多時候會發現并沒有那麼順利,專利接口人可能會跟我們聯系,詢問交底書裡的細節。為了提升這個環節的效率,我們可以加強前期的溝通,另外就是認真詳細地寫好專利交底書。
如果申請得到順利立項,就會進入公司的立項資源池。有人說我一直卡在立項資源池彙總階段,那是因為公司委托代理人也是需要成本的,專家們一般會為專利價值較高的專利優先進行委托,以保證重要的技術方案能夠盡早得到法律保護。這就是一個優先隊列呀朋友。
再下面就是委托代理人階段。公司會邀請外面專業的律所将我們的方案包裝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專利申請文件,代理人可能會跟我們溝通幾次,以便确認他們完全理解了我們的專利意圖,因此一份完善的專利交底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另外代理人也會發揮他們的專業知識,充分抽象我們的方案,覆蓋更多的範圍,避免别人鑽空子,比如交底書裡寫的是鬧鐘,代理人可能會将它抽象成一種提醒服務。另外,代理人也會根據我們的技術方案進行合理延伸。
代理人寫好專利申請文件後,會發給我們進行最後的審核。很多發明人不太重視這一步,但這一步卻是發明人最後一次把控自己方案的機會了。除了發明人自己,專利工程師也會幫我們一起審核。發明人側重審核技術方案或産品方案,專利工程師會除了審核技術方案和産品方案外,還會審核專利方案。
最後就是将寫好的專利申請法律文件提交到專利局。
以上就是申請人需要重點關注的步驟。申請流程中涉及的角色以及職責基本也都明了,比如撰寫人、發明人、代理人等等,而對專利工程師,我們還有些陌生。專利工程師與法務審理合同的律師并不一樣,他們同時具有理工科背景以及專利代理資格證書,從專利溝通到提交專利局整個過程,專利工程師們都一緻陪伴着我們。從一開始的 Idea 溝通,到交底書的讨論,再到與代理人溝通專利布局方案,最後專利申請文件的審核,都有專利工程師背後默默的付出。
3.2 專利的撰寫
剛剛我們提到,專利交底書的撰寫是整個申請流程中的重中之重,那這部分就重點看看如何撰寫交底書。
首先什麼是交底書,我們為什麼要寫交底書?提交給專利局審查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專利文書,看過專利文書的一定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這寫的都是些啥,佶屈聱牙,晦澀難懂。實際上,專利文書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對專利權限項的闡述,是代理人和專利工程師在理解了我們的技術方案基礎上抽象、延伸并且标準化的結果。總的來說,專利文書的書寫需要具備一定的法律功底,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就好了。
那我們需要做什麼呢?盡可能清晰地闡述我們的創意。一份好的專利交底書是我們發明人與代理人中間的橋梁,可以更加全面地幫助代理人了解我們的創意,在這樣的基礎上,代理人才能更好地将我們的創意翻譯成抽象的法律語言。
那如何寫好專利交底書呢?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接觸最多的是發明類型的專利,尤其是我們攻城獅群體,因此重點說說如何寫好發明專利。除了基本信息(交底書名稱、發明人、撰寫人等)外,一份交底書一般由 5 個部分組成:專利概述、現有技術、方案詳述、方案效果和發散思維。
專利概述部分主要用概述性的文字闡述發明的核心内容、關鍵技術或創新方法,以便他人能夠快速理解。
現有技術部分主要闡述跟自己的創意最為接近的現有技術方案,可以是現有的專利,或是技術博客,或者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總之,盡可能地幫助專利人員了解創意的出發點。現有技術的另一關鍵部分是現有技術的缺點,這部分的闡述可以采用因果關系推理的方式,從現有技術的缺點出發,推導出本發明的目的以及能夠解決的問題。
方案詳述是專利交底書的重中之重,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篇幅。正如前面所說,發明必須是一個技術方案,所以必須要有詳細的原理說明,通常可以從産品側和技術側進行闡述。産品側指的是技術方案的産品表現,沒有産品表現的就說清應用場景,什麼也沒有的也盡量描述可以應用到哪些産品或場景。技術側指的是講清楚發明的技術相關的細節,比如硬件環境、前後端實現邏輯等。總之能用視頻動圖說明的就别用圖片,能用圖片說明的就别用文字,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盡可能詳細的闡述你的方案。
方案效果部分主要闡述本發明帶來的實際效果,如果有示意圖就展示示意圖,沒有示意圖也盡量描述清楚方案帶來的整體技術效果,如果有真實的數據也可以提供。
發散思維部分看似無關緊要,實則非常重要。專利文書本質上是對權限項的說明,如果保護範圍太細節則會導緻他人繞開,如果能夠提供更多全面的替代方案,則能夠幫助代理人更好地抽象我們的創意,從而擴大專利的保護範圍。發散思維的思考可以有幾個方法技巧:
第一,不要被參數限制,雖然落實具體方案時肯定會有參數設置,但這裡還是要專注創意本身,設備旋轉 80° - 90° 還是 85° - 95° 真的不重要;第二,不要被“和”限制,而應通過“或”來擴展,我們的方案中可能需要同時滿足多個條件,發散的時候可以嘗試用“或”來代替;第三,合理思考替換方案,可以替換發明中的任何部件、步驟,也可以替換整個技術方案。
4. 開源與專利
因為是“攻城獅”專場,自然也要聊一些跟技術相關的。技術同學是思維最為活躍的群體之一,在開發中經常能迸發出許多優秀的想法或者落地了許多優秀的方案,我們應該多與身邊有經驗的同事或者專利接口人交流溝通,将這些想法與方案包裝成專利。
另外也注意到,開發同學一般都會專注于自己的業務或技術,這是好事但在專利方面卻又是壞事,如果眼光隻關注于自己的業務或技術,很容易出現方案不夠用的情況。
比如有開發同學一兩年專注于一個項目的開發,已經将其中的核心方案包裝過一次專利了,再從這個項目中挖掘可就很難了,甚至有的開發同學反映平時都是 CRUD,根本沒啥技術含量可言,遑論包裝專利了。這時我們可以把眼光放到自己項目外的世界,具體的方法上面已經講了很多了。
另外還想多提一下的就是開源相關的,如果你參與的項目需要開源,那就要注意了。
第一,專利申請要及時。新項目對外開源時,一定要進行知識産權風險掃描并進行前期确權布局、專利申請。也就是說,如果開源軟件想申請專利一定得在開源前就申請好專利,否則先開源的話就會使得方案喪失了新穎性,導緻無法申請專利。
第二,撰寫專利要趁早。開源項目的專利申請不僅要在對外開源之前完成,同時也需要預備充足的時間來撰寫專利申請文件來保證專利質量。一般得至少提前 1 個月,當然時間越充足越好。
第三,專利風險要避免。使用開源軟件時要注意知識産權風險的排查,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商業秘密。2011 年,遊戲領域的大神 John Carmack 準備将 DOOM3 引擎開源時,卻遇到有人聲稱擁有引擎中某部分技術的專利,他不得不推遲了源碼的開源時間。一般在開源遭遇專利侵權時,我們可以取消開源計劃,或者将疑似侵權的部分去掉再開源,又或者使用替代方案重新後再開源,或者選用其他開源軟件時做好備份方案,以便在遇到專利風險時即使替換。
5. 小結
鵝廠攻城獅的專利分享到這就暫告一段落啦!雖說标題是攻城獅,但其實對所有想寫專利的人也同樣适用。
第 1 小節,我們介紹了知識産權和專利,專利是屬于知識産權的一小部分,也介紹了公司、政府對寫專利的各層級獎勵。
第 2 小節,我們介紹了專利的挖掘與評估方法,可以多搜索學習網上的專利,或者向身邊有經驗的同學學習,也介紹了五種具體的方法:減法策略、除法策略、乘法策略、任務統籌策略和屬性依存策略;在評估自己的創意時,首先得明确一些不授予專利權的對象,然後才是專利權的客體: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同時也介紹了各自的實質要件。
第 3 小節介紹了專利流程與撰寫,專利申請可大緻分為公司申請和專利局審查,我們重點關注公司申請的部分,在這個流程中我們得重點關注專利交底書的撰寫;發明專利交底書一般包含五個模塊,重點是方案詳述。
第 4 小節簡單介紹了咱們工程師群體要注意的一些點,不僅要深挖自己的項目,也要拓寬自己的眼光;另外如果需要開源軟件時,注意盡早布局也要避免侵權風險。
作者:billpchen,騰訊高級開發工程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