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會逆轉嗎為什麼?王麗宏,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内分泌代謝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藥學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導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高血糖會逆轉嗎為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王麗宏,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内分泌代謝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藥學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導師。
分析病案
血糖突然飙升,警惕隐匿性疾病
60歲的章叔是一名退休飛行員,由于長年堅持鍛煉,他的身材比同齡人要精瘦不少,平日也很少生病。然而,近日他卻突發血糖飙升,導緻了酮症酸中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早在半年前,章叔已經在體檢時發現血糖偏高,但當時沒有出現明顯的不适症狀,他也沒有将血糖偏高的問題放在心上。直到最近,他不慎外感發燒,血糖随之而迅速飙升,還伴随着惡心、胃口差的症狀。家人見狀,馬上将章叔送院。
接診後,王麗宏發現章叔體内的酮體指标偏高,有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症狀。通過系統的檢查,章叔被确診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簡稱LADA)。LADA與兒童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相同,卻以老年人多發。加上章叔的胰島功能極差,且其部分糖尿病自身抗體呈陽性,說明需要配合免疫治療。
對症治療2周後,章叔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已經順利出院。可因其胰島功能減退明顯,需要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
王麗宏認為,鑒别出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對于患者的診斷、治療、預後皆非常重要。對于形體瘦弱的老人來說,一旦出現血糖偏高,一定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這類情況并非屬于典型的以胰島素抵抗為特點的2型糖尿病,老年人也可能發生1型糖尿病。
“若能及時使用胰島素,能夠有效減少LADA患者出現酮症酸中毒的風險,對于保存患者剩餘的胰島功能也是極有好處的。”王麗宏說。
58歲的梁姨去年因血糖高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在當地醫院住院時,她的胰島素用量極為驚人,全天使用總量超過200單位,但血糖依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經朋友介紹下,梁姨找到王麗宏。
“糖尿病患者一天的胰島素用量一般不超過50單位,便可有效控制血糖。部分體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因出現胰島素抵抗,用量會稍大。”王麗宏告訴記者,“然而,身高159厘米、體重不到53公斤的梁姨,體型偏瘦。正常情況下,她不應用如此大的劑量。當地醫院給梁姨聯合使用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血糖仍然無法下降,說明存在其他問題。”
王麗宏考慮到,當地可能存在胰島素使用不規範的情況,因此在梁姨入院後,選擇以胰島素泵進行給藥。即使嚴格按照規範用藥,梁姨每天的胰島素用量仍超過100單位,血糖同樣無法受到有效控制。
為了弄清梁姨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王麗宏後來又改為用靜脈點滴的方式。“在2小時内,梁姨接受了近200單位的點滴治療,可她的的血糖依然‘無動于衷’。這說明,患者存在特殊類型的胰島素抵抗。”王麗宏說。
極度胰島素抵抗,表現為超過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對于胰島素抵抗的程度,患者日常需要極大量的胰島素。這種情況多見于體型肥胖者,而且胰島素抵抗情況嚴重。
王麗宏分析,特殊的抵抗往往由特殊的原因引起。其中,中老年女性最常見類型屬B型胰島素抵抗。因患者體内産生了針對胰島素受體的抗體,這種抗體導緻了胰島素不能正常地跟其受體結合,起不了應有的作用。其實,B型胰島素抵抗并非真正的糖尿病,而是因胰島素受體的抗體的出現,導緻胰島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從而引發繼發性糖尿病。
到底,這種胰島素受體的抗體是怎麼産生的呢?王麗宏解釋,它屬于針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抗體,多由自身免疫病所緻,這類病人往往合并幹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基礎疾病。後續檢查證實,梁姨确實為一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王麗宏表示,通過治療原發病,使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得到控制以後,胰島素也逐漸發揮作用,患者再也不需要每天注射分量驚人的胰島素了。
老年患者降糖以“簡”為佳
不久前确診糖尿病的洪姨,每日都會定時檢測血糖。隻要血糖稍有上升,她便會有意識地減少食物的攝入,以确保血糖穩定。可就在上周,洪姨因過度節食而引發低血糖,在送孫子上學的途中暈倒在地,被緊急送院。
對此,王麗宏表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調控血糖時,其控糖目标與年輕患者有一定的差異,血糖不宜降得過低。否則,會容易像洪姨一樣引起低血糖,甚至是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本來就患有心腦血管及肝腎基礎病的老人,更要多加小心。
同時,老年患者的控糖方案應以簡單為主。以使用胰島素為例,臨床上多安排老年糖友使用安全性較高的胰島素,每天注射1次即可。這個操作方法,可以減少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次數,從而減少低血糖的風險。
再者,在選用口服降糖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宜選擇對肝腎副作用較少的藥物。
王麗宏強調,即使是較輕的糖尿病,也會大幅增加心腦血管并發症的發病率。如果老年患者本身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話,即使糖尿病不嚴重,也會惡化心腦血管疾病,使冠心病及無痛性的心絞痛、心梗高發。
對于老人來說,因身體狀态及肝腎功能等基礎條件與常人很不一樣,加上對于藥物代謝反應不一,所以在治療上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建議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要習慣參照廣告購買降糖藥,也不要擅自調整降糖藥的用量。錯誤的用藥方式,很容易增加相關糖尿病并發症的風險。
空腹血糖高,還能吃夜宵嗎?
首先,要弄清楚夜間經常出現饑餓感的原因。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其中包含多吃、消瘦等症狀。若因人體内的糖不能有效利用而出現饑餓的話,就應該通過對症治療,使相關成分得到有效的利用,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饑餓感。
對于血糖不算太高,但又習慣吃夜宵的人,則建議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來作為夜宵。首先,可以選擇西紅柿、聖女果,這類水果含糖量不高且升糖指數低;其次,可以将晚餐時間延後30~60分鐘,并在午餐與晚餐之間适當加餐,可延長飽腹感。這種操作方法,需注意适當減少正餐的攝入量,以避免總攝入量超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