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考古詩詞題技巧

中考古詩詞題技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3 02:16:56

中考古詩詞題技巧?1.山中問答,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考古詩詞題技巧?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考古詩詞題技巧(直達考場打通課内外)1

中考古詩詞題技巧

1.

山中問答

李白

問餘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間。

【注】①窅(yǎo)然:遠去的樣子。

(1)面對“何意栖碧山”的問題,詩人的回答是什麼?請結合全詩概括作答。(2分)

(2)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與“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蘊含的感情相似?請簡要分析(2分)

A.無可奈何花落去 B.風住塵香花已盡 C.簌簌衣中落棗花

【答案】

(1)詩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讀者思索的興味。“心自閑”三個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更表明這“何意栖碧山”的問題,當桃花飄落溪水随之遠遠流去的時候,詩人覺得此處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時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處幽居碧山,心裡一片輕松坦然,對于詩人來說,既不覺得新鮮,也不感到困惑,隻不過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罷了。

(2)【答案】C

2.

山中

宋 秘演

結茅臨水石,淡寂益閑吟。久雨寒蟬少,空山落葉深。

危樓乘月上,遠寺聽鐘尋。昨得江僧信,期來此息心。

1. 詩歌第二聯用了什麼手法寫景?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氛圍?(4分)

2. 請簡要回答全詩表達了作者哪幾種感情。(4分)

【答案】

(1)動靜結合(以動襯靜)寫景,蟬聲是動景,落葉是靜景;聽覺、視覺相結合(多角度)寫景,聽到了蟬聲,看到了滿地的落葉。(任意答出一種手法均可,手法1分,分析1分)營造了一種清新、幽靜的氛圍。(2分)

(2)①對善終美好景物的喜愛之情;②遊山時閑适自在的情感;③平複心中雜念後的喜悅之情;④字裡行間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獨之情。

3.

尋幽居不遇

莊翺

滿庭花落迷行路,繞院泉聲寫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門深處鳥關關。

(1)這首詩寫出了朋友幽居之處的哪些特點?(2分)

(2)這首詩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4分)

【答案】

(1)(2分) 答:落花滿徑、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鳥語聲聲

評分細則: 2分。花,山,泉,鳥語,答出一點不得分,兩點得1分,三點給滿分。

(2) (4分)答:對尋訪不遇的遺憾惆怅之情,對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評分細則:4分。劃線處各2分,意思對即可。如第一點表達為“失望”,第二點表達為“希望隐居”等,應當給滿分。

4.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上聽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釋:①這是李白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遊黃鶴樓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詩人這裡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詩人哪些情感?(2分)

(2)三、四兩句運用了哪一種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2分)

【答案】

(1)表達了作者被流放後的憤懑痛苦,對家人的思念,對國事的關切、對往事的回憶、對朝廷的眷戀。(每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2分)(2)想象(借景抒情、虛實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紛紛飄落的景象表達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2分)

5.

晝居池上亭獨吟

【唐】劉禹錫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

法酒①調神氣,清琴入性靈。浩然機②已息,幾杖複何銘③。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規格釀造的酒。②機:心意,心願。

③幾杖……銘:給幾、杖作銘文(含自警或勸誡意)。

(1).這首詩抒發了劉禹錫________、______的心緒。(2分)

(2).詩人“閑想鶴儀形”,他心中鶴的形象與下面第(1)聯還是第(2)聯所描寫的鶴形象相似?請結合本詩頸聯或尾聯,說說你的理解。(4分)

(1)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2)臨風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雲水遙。(白居易《池鶴》)

【答案】

(1)不被重用得失意不平,追求高尚人格和高雅志趣

【試題解析】“心緒”即心思、心情。其實是一個範圍較大的詞語,答題時要仔細推敲。同時,要注意“獨吟”“蜂教誨”“閑想”“鶴儀形”“清琴”“已息”等詞的内涵,還要對劉禹錫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晝居池上亭獨吟》應該抒寫的是作者對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和保持高尚節操的情懷。

(2)【參考答案】與第(2)聯鶴的形象相似。“閑想鶴儀形”中的“鶴儀形”指君子的儀形,表達了作者對高尚人格的追求。尾聯“浩然機已息,幾杖複何銘”做達觀之語,正好與“鶴儀形”相契合,表明不失為君子風度。白居易筆下的“池鶴”也是這樣一個堅守君子風度的形象。

【試題解析】這一題是前一題的延伸。首先我們要知道“閑想鶴儀形”中的“鶴”是怎樣的形象:品德高尚、卓然不群、志趣高雅的君子形象。“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借黃鶴直沖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而“臨風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雲水遙”表現了鶴不事權貴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風姿,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閑适的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仕途沉浮、官場黑暗的厭倦和無奈。比照詩歌“獨吟”“靜”“閑”“息”“清琴”等詞的語境,“閑想鶴儀形”應該與第(2)聯所描寫的鶴形象更接近、更相似。

6.

山中(王勃)

長江悲已滞,萬裡念将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登樓(韋應物 ①)

茲樓日登眺,流歲暗蹉跎。坐厭淮南守 ②,秋山紅樹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園詩人,身居官場,常懷歸隐之心。②守,擔七任太守。③紅樹,隻是滿樹紅葉。

(1)“坐厭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達作者對官場的厭惡;《山中》一詩中也屬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分)

(2)結合全詩說說,你對“流歲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3分)

(3)下列詩句,借葉所表達的情緒與“秋山紅樹多”表達的情緒不相近的一項是( )(2分)

A.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宣宗宮人《題紅葉》)

B.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C.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答案】

(1)萬裡念将歸 (2)“流歲暗蹉跎”指時光白白流逝,詩人登樓遠眺,感慨時光虛度,為下文抒發厭棄官場,向往自然的情懷作鋪墊。 (3)B

【解析】(1)題屬“鑒賞技巧”題,考查古詩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間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2)題 “分析作用”題,可從内容和結構兩方面思考。内容方面,從詞句的意思入手,思考詩句表現的情境、情感等。結構方面,主要思考與前或後句的關系。(3)題本質是“透視情感”題。“秋山紅樹”表現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向往。A中借“紅葉”表現宮女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B“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一句通過黃葉的翻飛飄零,慨歎自己的羁旅之情與思鄉之愁。C用襯托的手法,明寫荷葉,實則為了襯出人之美,表現的江南水鄉的人情風俗的喜愛和向往。D借寫楓葉,表現對紅葉的喜愛和贊美。B不同于其它,所以應選B。

7.

山亭夏日

高骈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三、四句在寫景方面有何特色?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這兩句詩所寫景象。(3分)

(2)全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2分)

【答案】

(1)詩句巧用比喻的修辭,把烈日照耀下的晶瑩透澈的水面比作水晶簾,調動了視覺和嗅覺等感官,動靜結合。風拂過,水晶一樣的簾子輕輕晃動。薔薇花開滿了薔薇架,滿院都可聞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2)全詩體現了詩人悠閑自在的心境。

【解析】第(1)題考查詩歌的描寫特點以及詩意的理解。描述詩意,要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适當地聯想和想象,要用描述的語言。第(2)題考查詩歌的主旨。分析詩人的心境要聯系詩歌具體的内容。此詩寫夏日風光。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當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形象。

8.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鄭闆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③吾曹④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注】①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為同年,同年的父輩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職卑微。④吾曹:我們。

(1)這首詩首句有何作用?(2分)

(2)結合最後一句,說出全詩寄予了作者什麼情感。(4分)

【答案】

(1)(2分)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環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點題,與尾句呼應。

【評分要點及說明】“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環境”1分;“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點題”“ 與尾句呼應”,答其中一點即可得1分。

(2)(4分)示例:“一枝一葉總關情”表面寫的是衙門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着我們的感情,實際寫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緊緊聯系在一起,本詩寄予了詩人關注民間疾苦、同情百姓命運的情感。

【評分要點及說明】詩句表層和深層含義各1分;情感2分,答“關注民生”或“體恤民情”或類似意思均可,如若答“憂國憂民”蔌“對勞動人民有濃厚感情此點得1分。

9.

夜歸丁卯橋①村舍

許渾②

月涼風靜夜,歸客泊岩前。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檻④,紅葉半江船。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

【注釋】①丁卯橋:地名。②許渾:字用晦,潤州丹陽人。太和六年進士,曆任監察禦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檻:臨水的欄杆。

(1).根據詩歌内容填空。(2分)

詩人夜歸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橋、_______、_______、水檻、紅葉、江船等景物。

(2).“橋響犬遙吠”表現了月下村舍怎樣的氛圍?試作簡要分析。(2分)

(3).“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案】

(1)庭院 紫蒲

【試題解析】此題前有“明月、岩石、木橋”,後有“水檻、紅葉、江船”,之間也就隻有“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檻”了,仔細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

(2)甯靜。以聲襯靜,用橋的輕微的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甯靜。

【試題解析】解答本題,你應該很有經驗了。《老山界》中寫“春蠶咀嚼桑葉”,《最後一刻》有“寫字的聲音”,《口技》中有“遙聞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聲襯靜,更何況詩歌還提醒“月涼風靜夜”,答案自然要寫到“用橋的輕微的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甯靜”之類的了。

(3)①對官場的厭倦;②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或“對農村生活的喜愛”);③回家的喜悅;④想歸隐;⑤為另有理想的生活選擇而自得、喜悅或滿足。

【試題解析】作者為“太和六年進士”,還“曆任監察禦史、睦郢二州刺史”,他為什麼要寫“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不外乎是對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對官場的厭倦、想歸隐,從“南湖二頃田”來看,退路都有了,“為另有理想的生活選擇而自得、喜悅或滿足”也就有了。

10.

送魏大從軍

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绛複從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将功。

【注釋】①魏大:陳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②魏绛:春秋晉國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邊患了而受金石之賞。③六郡雄:漢代名将趙充國,号稱“六郡豪傑”。④代:代州。⑤狐塞:飛狐塞,邊界駐軍重地。⑥雲中:雲中郡,邊塞重鎮。⑦燕然:燕然山。東名将窦憲大破匈奴軍隊,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而返。

(1).下列對詩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暗用漢代骠騎将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

B.颔聯“怅别”一語,寫出了詩人與友人分别時的傷感。全詩情感由首聯的激昂慷慨轉入分手時的兒女纏綿、凄苦悲切。

C.頸聯中的“橫”“接”二字寫出了雁山、飛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們是中原地區的屏障。這兩句暗示魏大此行責任重大,為結局做了鋪墊。

D.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詩人立志報國的思想情懷,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有氣壯山河之勢。

(2).詩歌尾聯用了什麼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B

(2)用典寓意。激勵友人建功立業,希望他揚名塞外,讓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戰功。

11.

桃花溪

【唐】張旭

隐隐飛橋隔野煙,石矶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注釋】①據孫洙《唐詩三百首》介紹,本詩為盛唐時期張旭受陶淵明《桃花源記》啟發而作。②矶:水邊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問漁船”中的“問”字表達出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2).本詩與《桃花源記》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請簡要說明。(3分)

【答案】

(1)對桃花源無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

(2)答案一:相同(1分),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2分)答案二:不同(1分),《桃花源記》表達了曆經戰亂的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詩作者身處盛唐,他借(桃花源記》的意境表達了自己更高的生活與審美追求。(2分,意近方可得分)

12.

送張四

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複堪悲。别後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1) 首句中哪個詞語點明了季節?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本句所呈現的畫面。(2分)

(2) 三四兩句用了何種表現手法?簡要說明其表達作用。(2分)

【答案】

(1)暮。 畫面:楓林盡染紅了,太陽快要西墜,此時送張四,我滿懷愁思!

(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與冷月——“冷”字正點出了寂寞與孤獨的處境;凄清的猿聲——就連猿也為之凄凄哀啼。在别離時刻,安上這些景緻,營造這種基調,那是悲上加悲,使得離人的傷心無以複加。因此,這裡是緣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過對别後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無斷時”)表現了别離時刻的悲傷之情。

13.

天平山中

【明】楊 基

細雨茸茸濕楝①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樹,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

(1).請發揮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歌前兩句展現的畫面。(3分)

(2).有人認為本詩末句中“送”字用得最為精妙,請說說 “妙”在何處。(3分)

【答案】

(1).在綿綿春雨中,楝樹開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顯得格外嬌豔和滋潤。南風輕輕吹拂,在郁郁蔥蔥的草木叢裡,不時露出一樹樹金黃色的枇杷。(3分)

(2).“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的閑适心情。(1分)

14.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①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釋]①竹爐: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爐。②才:僅。

(1)請展開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3)試從“梅花”這個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起來了,水在壺裡沸騰着,屋子裡暖烘烘的。(1分)(2)“梅花”有高潔的志趣,(1分)詩人寫梅固然有贊歎梅花高潔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1分)寫出了詩人的熱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樣志同道合,具有高潔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題考驗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想象要從詩歌描寫的意境入手,要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情景,可适當使用一些修辭手法。(2)此題考查探究詩歌意象的能力,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解答時要結合“梅花”這一物象本身的特點,再根據具體的情境,聯系詩人的主觀情思進行分析。

15.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注釋】①咫尺:距離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暫。咫,古代稱八寸為咫。

(1).這是一首詠物詩。首聯能讓人想起唐朝詩人劉禹錫在《烏衣巷》中的兩句詩(1分)

(2).颔聯“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中的“舊簾”有何妙處?(3分)

(3).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的畫面。(2分)

【答案】

(1)“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①“舊簾”表明這是一個普通的百姓家庭,呼應首聯的“尋常百姓家”。 ②“舊簾”是小燕子順利找到前一年住過的人家的标志。③“舊簾”與上句中的“新燕”均為名詞,詞性相對,符合詩歌的對仗要求。④表現了主人對燕子的喜愛,人與燕子的和諧關系。(答到三點即可)

(3)示例:春雨綿綿,小燕子撲扇着翅膀忙着銜泥築巢,細雨沾濕了雙翅,嘴上銜着的泥土還帶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16.

嶺上逢久别者又别

權德輿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9. ⑴這首詩前兩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分)

⑵從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這首詩最後一句的妙處。(4分)

【答案】

⑴(2分)示例:(久别重逢的)驚喜

【評分要點及說明】僅答“久别重逢”之類不得分;答“高興”“喜悅”之類,得1分。

⑵(4分)示例:通過描寫夕陽餘晖映照着千萬山峰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即将與友人又别的傷感之情以及對前途迷茫的感慨。

【評分要點及說明】适當擴展情景,2分;兩層情感,各1分。

【考點】本題是對古詩詞鑒賞能力的考查。

【思路點撥】第⑴題是體會詩人情感,這首詩前兩句中,“十年曾一别”極言分别時間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說久别後相見,由此可體會到詩人久别重逢時的愉悅心情。第⑵題是賞析詩句,要求從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這題,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時“情”包含“與友人又别”和“對前途迷茫”兩層情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