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交易日,滬深300都有輕微的漲幅(5.24漲幅為0.28;5.27漲幅為1.20%),
但買了南方滬深300ETF的朋友就納悶了:為什麼指數漲了,基金卻一直在跌?
明顯的不同步啊!為什麼?
因為你買貴了!
多多上周在《一籃子買下騰訊、阿裡、美團的機會》一文中提醒過大家,買場内基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溢價率!
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講這個話題。
Part.1
場内基金(比如ETF基金、LOF基金等)有多種交易方式,場外認購、場外申贖和場内買賣。
而在各個市場裡交易,價格是有差别的,在場外一天一個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金淨值),而場内的價格則不停在變動。
因為場外申購淨值要交易結束後才能計算得出,而場内買賣是即時的價格,有人想賣貴一些,有人想賣更貴一些,遇到黑天鵝的時候,有人又會趕緊低價賣出......
不同的方式買入的是同一隻基金,而價格卻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會存在價差的問題。
一般來說,場内價格是圍繞場外淨值波動的。
因為投資者是精明的,當他們發現基金在哪個市場的價格便宜,就會趁機低價吸入,從而又推高了基金在該市場的價格。
接着他們在另一個市場高價放出,從而又影響基金在該市場價格回落。
這就是所謂的套利了。
所以即便場内價格再怎麼起起伏伏,終會回歸淨值附近,貴了要跌回去,便宜了要漲回去。
而我們要避免的則是:不要買貴了。
Part.2
誰高誰低通過對比即可區分出來。
問題是場外淨值要到交易時間結束後,一般晚上八九點才能計算得出。
那交易時間内怎麼知道誰高誰低呢?
這時候我們可以參考IOPV。
IOPV是基金份額參考淨值,是由交易所計算的ETF實時單位淨值的近似值,每隔15秒自動更新一次。
你在場内買基金的時候,就可以把基金價格與IOPV做對比了。
如果價格高于IOPV,那麼基金處于溢價狀态,即購買的價格比當前淨值要貴;如果價格低于IOPV,那麼基金處于折價狀态,即購買的價格比當前淨值便宜的意思。
而為了更直觀地看出誰高誰低,高多少低多少,市場衍生出“溢價率”這一指标——
溢價率>0,則基金處于溢價狀态;溢價率<0,則基金處于折價狀态。
比如溢價率為20%,就是比實際淨值高20%,套利的人會從你手上賺到20%的差價來維持平衡。
所以我們在準備入手的前,要确保溢價率足夠的低,建議不要超過3%。
看看文章開頭說的南方滬深300ETF,已經連續一個星期溢價率>0,而且越來越大。
在市場的動态平衡中,它會逐步回歸正常的價格水平,也就是說“該降價”了,所以指數漲的時候它反而在跌。
Part.3
IOPV和溢價率不用我們手動計算,直接在股票軟件上就可以找到。
我們看這張分時圖——其中白線是基金的成交價,黃線是均價,紫線是IOPV,不同軟件顔色不同,左上角有标注。
白線如果在IOPV上面,代表溢價;反之,代表折價。
也可以看屏幕右邊,直接告訴你實時IOPV值和溢價率。
漲樂财富通、通達信等PC端都有的,你們自己看看。
明白了折溢價的原理,我們在挑選場内基金的時候,如果規模、流動性差不多,優先選溢價率低的,最好還是大幅折價的。
而如果持有的ETF突然暴漲溢價大增時,建議馬上賣出,買入溢價率低的,如此一來,手中的份額沒變,倒能賺一筆收益哦!
(這是最簡單的套利手段了,但要注意溢價率要足夠高才行得通,不然還會虧去手續費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