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由“文”和“口”組成的“吝”字生動地勾勒出了吝啬鬼的特質:用大量動聽的語言編造借口,掩飾自己的貪得無厭、不願分享。
吝:花言巧語的小氣鬼
李曉愚
有個閨蜜跟我吐槽,說她的男友吝啬得過分——胳肢窩裡夾枚硬币連機關槍都掃射不下來。“小氣就罷了,他還特愛給自己找借口。過生日那天我說去慶祝一下,他說‘外面吃飯不幹淨,怕對你的腸胃不好’;我說那吃個冰淇淋總行吧,他說‘冰淇淋店空調太冷,怕把你凍感冒’;我說你總得送我件生日禮物吧,他說‘送禮多俗氣,一般的東西哪配得上像你這樣低調有内涵的女人’……”閨蜜臉都氣白了,二話不說跟他掰了,“小氣我能忍,小氣還花言巧語,我忍無可忍。”
沒錯,吝啬的人大都能言善辯巧舌如簧。不然,“吝啬”的“吝”字下面怎麼會有一個代表嘴巴的“口”字呢?
《說文解字》裡這樣解釋“吝”字:“吝,恨惜也。”什麼叫“恨惜”?就是“為所得者少而恨,為所與者多而惜”。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付出多收獲少而覺得吃了虧,心裡頭很不甘。
《說文解字》裡還說“吝”字“從口文聲”,把“吝”看作形聲字。然而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在給這個詞條做注釋時,卻提出了不同意見。段玉裁認為“文”不是個單純的聲音符号,而是另一個表意的形符,“凡恨惜者,多文之以口”。“文”字的本義是先民刺在身體上的文身,那些花紋非常漂亮,有裝飾作用。後來“文”又引申出了“華麗動人的辭藻”這層意思來。所謂“文之以口”,用大白話說,就是一個人雖小氣舍不得,但又不好意思直說,便找出各種理由來自我掩飾。
由“文”和“口”組成的“吝”字生動地勾勒出了吝啬鬼的特質:用大量動聽的語言編造借口,掩飾自己貪得無厭、不願分享的“恨惜”之情。
戰國哲學家莊子就曾遇到這麼個“文之以口”的小氣鬼。莊子家裡貧困,某一年遇上災荒,沒米下鍋。莊子隻好跑去找老朋友監河侯借米。監河侯是個官名,主要負責黃河水利,收入很不錯。他跟莊子說:“借錢沒問題,你等到年底,等老百姓把賦稅都交齊了之後,我一定借給你三百金,夠意思吧?”這位監河侯大人實在不靠譜,人家等米下鍋,他不借也就算了,還開了個不知何時才能兌現的空頭支票。難怪莊子很生氣,編出個“枯魚之肆”的故事諷刺他:我就像一條躺在幹涸車轍裡的魚,隻要一升水就能活命;你卻說要放大水入長江,引長江灌黃河,等黃河泛濫之後再用滾滾洪波迎接我。等你把水引來,我早就成美味的魚幹了。
監河侯,以及我那位閨蜜的前男友是在物質上小氣,可還有一種情感上的吝啬鬼,他們似乎更善于給自己找借口。唐人元稹的《莺莺傳》講述了才子張生和表妹崔莺莺之間的愛情故事,張生對莺莺“始亂之終棄之”,勾引到手後又将她抛棄。有熟人問起他為何不娶莺莺,張生振振有詞,說像崔莺莺這樣的女人跟妲己、褒姒那些紅顔禍水差不多,是“尤物”,害人害己的妖孽,為了保全德行,必須跟她斷絕關系。明明是自己負心,卻把責任一股腦推給女人,這種男人簡直無恥至極。
在一段情感關系裡,如果一方總是找理由推托,不肯給予承諾:我的心理還沒準備好,我的爹媽還沒準備好,我的事業還沒準備好……那麼小心,他很可能隻是個“文之以口”的感情吝啬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