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自從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以來,就與樹木相伴相依。你,真的認識樹木嗎?今天(3月21日),“一樹花開·中國樹木文化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展,展期為6個月。
展覽包含“識木”“用木”“崇木”“惜木”四部分,結合110餘件精美展品,多角度向觀衆展示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樹木文化。“關于樹木文化方面的展覽其實很少見,不僅是對于北京的觀衆,全國的觀衆都值得一看。”北京自然博物館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劉曉麗表示。
3月21日,“一樹花開·中國樹木文化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展。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在“識木”部分,展覽首先介紹了常見樹木的分類,幫助觀衆從身邊的樹木認起。“像這種高大、有明顯主幹的是喬木,沒有明顯主幹、成簇出現的叫灌木,此外,還有一些木質藤本。樹木與草本植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具有維管束組織,所以小草永遠長不成大樹。”劉曉麗說。
她介紹,《中國樹木志》裡記載了8000多種樹木,其中有很多名貴的種類,比如紅木,由于這類木材的硬度高、密度大、顔色漂亮,甚至具有香味,生長年限長且數量少,顯得越發珍貴。“紅木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樹種,在植物分類學上隸屬于5個屬,共有29個樹種,比如降香黃檀、檀香紫檀等。從木材名稱上來講,分為8個類,比如紫檀類、花梨木類等。”
展覽展出的樹葉标本。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一株樹由樹冠、樹幹和樹根組成,木材就來源于樹幹,從古到今,人類都在不斷嘗試利用木材,體現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劉曉麗說。展覽展示了故宮等建築模型、珍貴木材制作的擺件以及家具模型等,展現了木材與人類生活的緊密聯系。
“用木材制作的家具,相對于其他材料,最大的優勢是對環境比較友好。木材具有吸濕和解吸的功能,如果空氣中的濕度高,它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濕度低的話,木材還會釋放自己的水分到空氣中,足夠量的木質家具能起到調節空氣濕度的作用。”劉曉麗說。
家具中的榫卯結構展品。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了榫卯結構,具有高精度、高強度且成本低廉的特點,體現出我國木工匠人的聰明才智。需要注意的是,家具中的榫卯結構和建築裡的不太一樣,用于家具中的榫卯結構就有33種之多。展覽還展示了樹木的不同部位在中藥中的應用,如厚樸、杜仲、肉桂等。
展覽展示了樹木在中藥中的應用。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人們在認識和利用樹木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樹木文化,這些文化以文字、文學、音樂及藝術等形式展現出來,寄托了人們的情思、情感、心願等,有助于人們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樹木在樂器中的應用。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正是因為樹木在美化綠化環境以及在生産生活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國家做了很多的保護工作,如制定法律法規、建立自然保護區、植物園等。”劉曉麗表示。
展覽展示手段多樣,既有精美的自然标本、視頻、互動遊戲,還有精緻的模型、工藝品等,旨在向觀衆多角度展示源遠流長的中國樹木文化,讓更多觀衆愛上樹木、關注樹木,關注自然生态。
■ 觀展指南:
本展覽為收費展覽,票價為20元/人。
地點: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
展期:2023年3月21日至9月17日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