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認字:錢,本來隻是一種鏟土的農具
胡說八道:中國曆史上那些富豪們
錢,形聲字,從金,戔(jiān)聲。
小篆的「錢」,左邊是「金」;右邊是「戔」。「金」,表示和金屬有關。「戔」是殘的最開始的寫法。「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戔」由兩個「戈」組成,是會意字,一個正「戈」,一個倒「戈」,表示兩件武器在打鬥,所以「戔」表示殘殺的意思。
中國古代那些有錢的富豪們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大概就是屁話,有種立牌坊自我寬慰的感覺。對現在的人來說,「錢是萬能的」才是一句掏心窩子的暖心話。畢竟物價漲得比工資快,掙的都沒花的多,别說生活質量,生存下去都成了困難,再說「腎8」都出來了,兩個腎早都不夠用了。所以我們羨慕有錢人,想當有錢人,可是錢這王八蛋,總是往别人口袋鑽,這愛恨相生,上演的是現代人的愛情大戲。
今天我們就說說中國古代那些富豪們,讓大家做做美夢。
中國曆史上出現的富豪很多,随便去檢索一番都是一大堆,人們熟悉的大概就是清朝大貪官和珅、明朝巨賈沈萬三,不熟悉的還有明朝大貪官劉瑾、打到歐洲的爺孫兩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廣州十三行的大老闆伍秉鑒等等。
我們單單說說兩位貪官,看看什麼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劉瑾,明代武宗時的太監,有「立皇帝」之稱,傳說見他一次,至少得送一千兩白銀。清代史學家趙翼所著史料記載:劉瑾事敗後被抄家,籍沒之數為「大玉帶八十束,黃金二百五十萬兩,銀五千萬餘兩,他珍寶無算」。正德朝的金銀彙率大緻為1:6,250萬兩黃金約可兌換成1500萬兩白銀,劉瑾的财産以白銀計算,當在6500萬兩以上。
按照一石大米=0.4兩銀,150斤=600元(适用于明代中期)的等式進行計算,劉瑾的财産如果放到今天,應該有960億元左右。
最後,劉瑾被淩遲處死,老百姓甚至買他的肉來洩憤。
和珅,乾隆時高官,位列軍機大臣、尚書等職。據說嘉慶皇帝從和珅家裡抄出的金銀财寶、名人字畫和裘毛珍奇折合白銀大概有8-11億兩,而當時清朝一年财政收入才7000多萬兩白銀,和珅一生貪的錢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總和。有人大概按照如今白銀開盤價折算,和珅的資産大概有3600億元!
最後,和珅被賜上吊,财産沒收國有。
所以,錢是個好東西,也不是個好東西,你們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