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點
概念:心理學是對心理現象的闡述并揭露其本質和規律的科學。
二、考情
常考客觀題,如單選、多選、判斷、填空。
三、知識解析
首先,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包括群體層面上大家都會共有的與外界客觀事物相互作用時的心理過程,其次是個體層面上,描述人與人差異的個性心理。
其中心理過程包括:1、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即認識過程,最簡單是通過我們的一種感覺器官去認識事物,獲得事物的個别屬性即感覺;綜合我們的各種感覺器官獲得的認識而形成的對事物整體屬性的認識即知覺。認識事物以後将事物保存在我們的腦子裡的過程即記憶過程。在腦子裡的事物,有抽象的言語符号,也有具體的形象,這種事物在腦子裡的形象,稱為表象;而我們在腦子裡對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稱為想象。最後,感知覺認識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而非本質的特征,而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共同屬性的過程便稱為思維,這種方式是間接的,概括的。
2、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總會産生這樣那樣的體驗和感受,如喜歡或者厭惡,我們對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産生的體驗便稱為情緒情感,換句話說,情緒情感過程是伴随這認知過程而産生的主觀體驗。
3.我們和的世界接觸,并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如我們有想要實現的目标,有想獲得的結果,因此便産生了意志。意志即自覺确定目的,努力克服困難,從而實現預定目标的過程,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最後,在所有的心理過程中,我們的意識都是要指向和集中于某個事物或活動的,所以說注意是伴随所有心理過程的一種狀态,是所有心理過程的共同特征,因為注意是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個性心理是指每個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并且區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綜合,包括兩個内容,一是個性心理傾向性,即傾向性,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态度及對活動對象的選擇與趨向。我們對不同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不同的态度會影響我們願意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如每個人的需要,動機、價值觀等是不同的,因此可能去做的事情不一樣,這些便是傾向性,屬于一種動态的特點。而個性心理特征,簡單記為特征,是在所有的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點,屬于一種靜态的特點,比如一個人的能力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的性格是什麼就是什麼,它不會影響你去選擇什麼,而是在任何時候都是這樣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