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現,京東白條更新了用戶協議。當用戶申請提額時,APP會彈出一個協議頁面,其中涉及采集用戶的個人信用信息。
白條、金條正式納入征信

今年3月,京東金融宣布,京東白條、金條、京農貸業務已啟動征信接入工作。這意味着,以後用戶“打白條”也要上報征信了。
不過,白條具體的消費明細并不會體現在征信報告上,而是每月按賬單更新負債情況,類似信用卡的模式,征信上僅會顯示一筆。
隻要開通就上報征信?
此前,蘇甯“任性付”曾将逐筆交易上報征信,引發了用戶的強烈不滿,直到蘇甯做了改動以後,整件事情才得以平息。

不過,網傳隻要開通京東白條,個人征信報告上就會産生貸款記錄,且上報主體為“重慶兩江新區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此外,即使注銷了白條,京東仍會将用戶近一年的消費記錄上傳,并在征信記錄上顯示“已在X年X月X日結清并銷戶”。
白條提額也要查征信?
當用戶申請提額時,APP會彈出一個協議頁面,而在該協議内容中,我們能清晰得看到,京東有權采集用戶在央行的個人信用信息。

也就是說,白條提額也有可能查征信了。盡管京東官方表示,白條接入征信後,隻要用戶按時還款,是能夠給個人征信加分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京東白條、螞蟻借呗、騰訊微粒貸還是蘇甯任性付,其征信的上報主體均為地方性的小貸公司。
小小金融提醒,為了保證貸款順利過審,建議借款人在申請貸款之前,盡量避免點擊、查詢或使用此類互聯網消費金融産品。
責編丨Henr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