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傳統建築,你最先想到什麼?
是氣勢磅礴的皇家宮殿
還是風情婉約的江南園林
與這些火了幾千年的宏大建築相比
小而舊的中國民居漸漸被人遺忘
城市越來越大,家卻越來越小
在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之時
一座座古老小院走向坍塌
所幸,在遠離城市喧嚣的鄉野村落
還有人守護着久曆風霜、歲月斑駁的土磚房
B站評分9.8,由幾位民居愛好者
自籌資金拍攝的《中國民居》
以尋根問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方式
走訪丹巴碉樓、開平碉樓和福建土樓三個極具代表性民居
探索百姓生活的前世今生
在這裡房子不隻是房子
更是“何以為家,何以為根。我們從何而來,終将回到何處”的答案所在
丹巴石碉樓:與神對話
石塊可以做什麼?
堆砌出一個俯仰天地的奇迹!
四川丹巴藏寨依坡而建,壘石為牆高達幾十米的碉樓,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迹,屹立百年甚至千年而不倒。
它的誕生源于特殊地貌,峽谷地區在易造成災害同時也帶來豐富的石料資源,壘石而居成為當地人最明智的做法。
于是底下寬,高處窄,由下至上有明顯收分的造型,外面放大石塊,縫隙嵌入小石頭,尾部咬緊,再灌上混合漿,牢固又防震的碉樓順勢而成。
入口設在二層以上,底層是儲物空間的碉樓,要花兩三年才能建立起來。
自己住的普通民居,為何千辛萬苦的往高處建呢?
能抵禦戰争、泥石流帶來的危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靠近天、與神近。
聽起來或許難以體會,但當踩着木梯登上脫然物外的樓頂,一切豁然開朗。
眼前天地山河靜谧不動,怎樣實現與山、與天對話,高聳、靜谧的碉樓成了最好場所,而登高成了一個漸離世俗的過程。
如今,随着民族文化與居住場所的演變,碉樓和藏寨房子連成一體的建築形式逐漸盛行。
這些新房子除了自己住,有些被投資商承包下來做成民宿,裝修成村民住不起的樣子,一邊做工一邊守護家園成為一種新選擇。
老舊到不再适合居住的碉樓,當地人也在努力守護着。
在他們看來,這不僅是曾經的容身之地,更是精神圖騰與家族形象的标志。
這些長期深居大山守衛家園的人,也在期待兒女能走到城市,感受外面世界的繁華,但不強求,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能更好地為生活奮鬥着。
畢竟,人和建築是一體的,有碉就有家。
我們總是向往詩和遠方,或許大千世界走一圈,萬裡歸來之後家裡的老房子,才是心安之所。
廣東開平碉樓:中西合璧
同樣是碉樓,嶺南大地上的開平碉樓則是另一番面貌。
拔地而起的數千座逆天碉樓,不再是傳統的東方面孔,變為融合古希臘、羅馬、伊斯蘭教多種風格的中西合璧民居。
百年前的老房子為何建成如此面貌?
這得從清末民初時期,為躲避洪澇災害與戰争之苦的開平人,為了有口飯吃、把日子過下去,不得不下南洋、北美、澳洲做工說起。
在異國他鄉,吃苦耐勞的人們挖礦種植、開荒修路,幹着最艱苦的工作,過着最卑微的日子。
努力付出并不能讓他們換來平等對待,在處處被歧視、打壓下,帶着賺來的物資回到家鄉蓋房生活。
為了保護好留守在家的婦女兒童,大家一起衆籌建立起以防護性為目的的“衆樓”。
它的結構是從西方引進防護性非常好的鋼筋混凝土,牆體厚度達到40公分,在各種鐵窗和槍孔的加持下,成為村民抵禦外敵的制勝法寶。
無碉樓不成村,為了體現顯赫地位、适用于居住的“居樓”與“衆樓”相比,則融入了更多個人審美喜好。
當地人把從外面看到的風格帶回家鄉,将更多西方文化元素設計到碉樓中,愛奧尼克風格廊柱、巴洛克風格圖案、拜占庭穹頂,與傳統中式裝飾相結合,追求華麗的裝飾感。
把中西混搭玩出新高度的開平人,即使身處亂世,也在努力建設家園,追求精緻與藝術感。
随着一代代的年輕人往外走,無人居住的碉樓漸漸荒廢,與洪水、炮火相比遺忘更無法抵抗。
人在碉在,為了守護好老一輩耗盡心血拼來的家園,也有人花巨資、耗時間做好修複工作,盡最大努力讓碉樓的生命延長下去。
當部分華僑後代回到這裡尋根溯源,莫名産生一絲不曾有過的感動,原來在萬裡之外自己還有一個家,跨越距離、戰火,最終時空相認。
百年前,先輩賦予建築的溫度,又傳到了他們的後代身上。
福建土樓:方圓之道
“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圈,圈套圈,曆經滄桑三百年。”
這圈圈圓圓說的就是,極具中國風韻魅力的福建土樓。
它是《大魚海棠》中女主椿與族人共同生活的村落,也是客家人安身立命的場所。
幾百年前為躲避戰亂,黃河流域的人們經過多次遷徙,來到福建西南部的山區。
但此處地形複雜多匪患與猛獸,改變居住方式成為守護家園的關鍵所在。
以居為牆,以牆為居,圍牆高築的方形、圓形土樓誕生了。
一個家族相擁而住,看似畫地為牢與世隔絕,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和團結。方圓之間,找到人與自然,家與世界的分寸尺度。
它整體施工直接取法于自然,山上的石塊、坡上的土、林中的樹成為主要材料,在牆枋内經過木杵反複錘打的夯土牆是建築中心所在,裡面摻入石灰水、小石塊,抵禦白蟻侵蝕增強抵抗力。
看着軟糯的材料,堅固度比鋼筋水泥強很多,建築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猶如破土而出的春筍,将“根”深深紮入地下,人與天地合二為一。
盡管足夠牢固,但經曆數百年風吹雨打仍有所損壞,修複土樓成了一項大工程。
一土一木、一石一瓦,都由老匠人、後世人守護着。
方寸之間他們守住了巨大的寶藏,随着申遺成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紛紛參觀土樓,曾經“坐井觀天”的守樓人,眼界打開,把建築曆史客家文化傳遞給世人。
走出去的年輕人漸漸重回土樓,家也熱鬧起來。
在對天地敬畏、對祖國忠誠、對父母孝敬、對老師敬重的家訓下,繼承祖宗留下來的瑰寶。
建築是家的外殼,文化是内核,整個紀錄片雖然介紹的是建築,解讀的卻是人生。
雖然整部片子僅有九集介紹了三種建築樣式,但在這片曆史悠久的大地上,還存在着像陝西窯洞、北京四合院等不同地域的民居。
發展到現在,這些老房子不少已人去樓空,在坍塌與遺忘前認識到它們,保護一方傳統守護一種生活方式,傾聽一下那些不為人知的人類文明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