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重慶市就業人才網絡直播招聘直播間的工作人員正在保障直播的進行。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若一/攝
7月24日,學生在重慶大學實驗室内做實驗。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若一/攝
7月24日,正值暑期,學生路過重慶大學主教學樓附近。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若一/攝
看到同學們陸陸續續返校,又“有驚無險”地找到了工作,張紅春懸着的心終于逐漸放了下來。她明白,最艱難的那段時光,學生和老師一起“頂”過來了。
---------------
藏族小夥紮西旺拉終于實現了願望。前不久,他帶着自己大學四年學會的一身技藝,回到藏區參與川藏線建設。
可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在為工作和前途發愁。新冠肺炎疫情緊張的三四月份,工作還沒着落,論文還沒寫完,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這個重慶大學應屆畢業生整宿整宿地睡不着。
“那是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重慶大學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紅春很了解這群20多歲“孩子們”的煩惱,說起那段日子,她眼眶裡還噙着淚水。在将近十年的學生就業工作中,張紅春今年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學生無法返校,現場招聘會一度無法開展,不知道學生求職和企業招聘的真實情況,老師們隻能居家辦公幹着急。
這也是全國的共同挑戰。今年,874萬大學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穩就業、保民生,不僅是中央“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也關系着每個年輕人的出路。
就業形勢嚴峻,畢業生和老師一起“頂”過來
今年3月,紮西旺拉還在家鄉照顧生病住院的母親。因為疫情,他和所有同學一樣無法返校,原本最重要的春招季也黯淡了。
“那段時間真是太難了,晚上經常失眠,睡不着覺,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紮西旺拉跟同學們在網上聊天,發現焦慮的情緒正在蔓延。同宿舍的3個室友都還在找工作,其中有兩個還是考研失利後才着手準備,時間更緊張。那段時間,他不停地改簡曆、投簡曆,找學長學姐請教,盼望着能有面試機會。
紮西旺拉的校友、重慶大學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田毅明原本全力準備考研,但受疫情影響,原本3月公布的考研成績被推遲到5月。由于成績不理想,田毅明轉而考慮直接就業,此時他已錯過秋招和春招兩次“黃金期”,形勢更加令人不安。
學生的焦慮,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張紅春是重慶大學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也是一位學生家長。她覺得:“‘孩子們’在家可能很焦慮,老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我們都慌了的話,學生隻會更慌亂。”
2月份,學生們還在家過“超長版”春節,她就拉着幾個同事召開線上會議,商量怎麼把招聘雙選會、就業輔導、面試指導、三方簽約等工作搬到“雲上”,以及“屏對屏”地指導學生。疫情期間,張紅春最常跟孩子們說的話是“有坑就先占着”“先就業再擇業”。
重慶大學有許多畢業生都是理工科背景,對面試讨論不太熟悉,學校就安排就業指導老師進行線上指導。“比如網絡面試時怎麼着裝、打燈,怎麼回答面試問題這些技巧,都是那時候我們現學現做的。”張紅春說。
疫情期間,許多畢業生找工作,全程都是在網上。疫情期間,武漢大學畢業生小段投了很多簡曆,但工作一直沒有着落,壓力很大。學校就業指導老師得知情況後,鼓勵他參加“求職力提升雲上訓練營”。這個網絡就業服務平台不僅介紹了“非常時期面試攻略”,還有“在線面試形象指導”,幫助畢業生提升求職能力和求職信心,還有線上“一對一”的視頻咨詢為畢業生答疑解惑。
雲招聘、雲面試、雲簽約……類似做法已成普遍現象。天津大學依托“24365”等網絡招聘服務平台,分門别類向學生精準發布就業招聘信息,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疫情形勢最緊張的三四月份,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在線舉辦大型招聘,其中武漢大學學生就業中心共發布9場“空中雙選會”,每場提供500-4500個展位,吸引了全國各地企業來“空中宣講”。
正是通過線上招聘的幫助,紮西旺拉最終成功簽約中鐵十二局,畢業後他将發揮專業所學,在川藏鐵路建設中從事物資調配相關工作。
5月下旬學生陸續返校後,重慶大學又恢複了線下招聘活動,共有270多家企業提供了超過6000個崗位。目前,該校離校就業率已達到83%,預期年底就業率不會低于往年同期。
“直播帶崗”實現數千人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第二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受國内外疫情持續影響,二季度同比招聘需求人數減少9.89%,求職人員規模增加25.82%,高校畢業生求職時間延長且更加依賴線上求職渠道。
“因為疫情影響,大量線下招聘活動被取消,利用線上平台求職,越來越受求職者歡迎。”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李為民說。
7月24日下午,記者在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圍觀了一場特殊的“直播帶崗”活動:開場先是2分鐘的短片,展示企業工作環境;主播介紹後,由HR介紹哪些崗位在招聘、薪酬福利如何;職業導師則會分析這個崗位的需求與前景;每介紹一個企業,直播間的觀衆就可以同步投遞簡曆……
這是由重慶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主辦的“重慶英才·職等您來”公共就業人才網絡直播招聘活動,每期邀請7-8家事業單位、國企和民企的HR負責人現場直播“帶崗”。
“網絡直播時代,網紅直播帶貨是讓觀衆花錢,我們是讓觀衆掙錢,給觀衆送崗位。”今年37歲的“帶崗”主播郭駿豪說。他是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的一名職工,也是“重慶英才·職等您來”公共網絡直播招聘的一名主播。他注意到,網友們最關注的還是崗位的薪酬待遇、假期休息、食宿等情況。
重慶工商大學應屆畢業生謝苗,通過這個直播平台找到了心儀的工作。今年6月,原本還在為工作發愁的他通過“直播帶崗”平台,順利找到一份工作。謝苗很驚喜。以前,他隻在直播上看過表演和帶貨,沒想到如今通過直播也能找到工作。截至目前,“直播帶崗”系列招聘活動已舉辦5期,每周五下午3點開播,共有38家用人單位做客直播間,6865家用人單位攜7.73萬個崗位同步開展線上招聘,實現就業6757人。
“辦法總比困難多,成效比預期好。”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謝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撤舊立新,高校專業改革強調就業導向
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張紅春也很明白,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暫告段落,也意味着新一年的就業工作即将開始。多年的工作經驗和今年的特殊情況都在告訴她,今後的就業形勢可能會更複雜嚴峻,“工作應該做到前面去”。
為适應就業新形勢,近幾年重慶大學優化專業設置、升級人才培養體系。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新增7個新專業,撤銷10個舊專業。
近年來,該校加強以互聯網和工業智能為核心的新工科專業建設,新增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醫學工程、機器人工程等4個新工科專業,今年又将新增智能建造、智能感知工程專業、儲能科學與工程等3個新工科專業。與此同時,重慶大學今年還決定撤銷10個本科專業。
重慶大學教務處處長李正良是這項改革的推動者之一。他說,這10個舊專業包括應用心理學、地質工程學、财政學、旅遊管理等,共同特征是生源與就業形勢不佳,過于傳統,且該校專業基礎資源薄弱。“其實早在4-6年前,就已經在陸續停招新生,送完最後一屆畢業生後,今年會基本撤銷。未來根據師生反饋、就業情況,可能還會撤銷一些。”
這些即将被撤銷的專業中,甚至還有工程造價等專業。作為“建築老八校”之一,重慶大學的工程造價專業招生情況很好,學生就業後的薪資也比較高,但該校研究後認為,未來工程造價專業可能會被更多自動化管理軟件替代,而學習建築工程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從事這個領域。
去年重慶大學錄取的數千名本科生中,最高分考生選擇的不是該校的“王牌專業”建築、機械等,而是一個新開設的專業——智能醫學工程。
“新專業不僅要滿足當下需要,還要面向遠方。”李正良說,重慶大學正大力推動的學科教育改革強調就業導向,提倡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他希望,未來的大學生不隻是會一門技術,還要有不被機器替代的能力。
應屆畢業生張穎怡是受益者之一。她所學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信息類專業,本科與研究生期間,她要學習人工智能和通信專業等跨學科知識,這也讓她在求職時更具競争力。今年疫情期間,早早地就被某央企“搶下”簽約。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的高校專業結構調整正在實施,其特色之一就是升級改造傳統專業,堅決淘汰不能适應社會需求變化的專業。僅2018年全國就有416個本科專業被撤銷。
今年,不少高校都根據學科改革與就業需求,進行了“撤舊立新”式的改革。5月,清華大學宣布會計學、新聞學專業停止本科招生,但同時新增計算機與金融雙學士學位項目的專業。7月,安徽大學發布2020年度本科專業設置調整情況:增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智能制造工程2個本科專業,拟撤銷稅收學、廣告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12個本科專業。
強調就業導向,與生源直接挂鈎,這項改革啟動以來,不少學院的院長都來找李正良,有的還有意見。每次遇到這種情況,他總會勸院長們換換思路:“撤舊立新”雖然有些痛苦,但都是為了學生;隻要就業好了、教學質量上去了,生源還用愁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