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問一号首次獨立探測火星

天問一号首次獨立探測火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7:21:5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我國科學家利用“天問一号”火星探測任務獲得的科學數據,揭示了現今火星淺表精細結構和物性特征,為深入認識火星地質演化與環境、氣候變遷提供了重要依據。相關研究結果于北京時間9月26日晚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

天問一号首次獨立探測火星(火星探測最新研究成果發布)1

2021年5月15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号攜帶的“祝融号”火星車在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成功着陸,開啟巡視探測工作。烏托邦平原是火星最大的撞擊盆地,曾經可能是一個古海洋,預示着火星早期可能存在過宜居環境。詳細的火星地下結構和物性信息是研究火星地質及其宜居環境演化的關鍵依據,是火星探測的重要内容。

“祝融号”火星車探測區域為烏托邦平原南部,雷達頻帶較寬,其實際最大探測深度達80米。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對前113個火星日、探測長度達1171米的“祝融号”火星車低頻雷達數據展開了深入分析,獲得了淺表80米之上的高精度結構分層圖像和地層物性信息,發現該區域數米厚的火壤層之下存在兩套向上變細的層序,可能反映了約35億-32億年以來多期次與水活動相關的火表改造過程。

天問一号首次獨立探測火星(火星探測最新研究成果發布)2

此外,“祝融号”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測烏托邦平原南部現今是否存在地下水/冰。低頻雷達成像結果顯示,0-80米深度範圍内反射信号強度穩定,介質具有較低的介電常數,排除了巡視路徑下方含有富水層的可能性。熱模拟結果也進一步表明,液态水、硫酸鹽或碳酸鹽鹵水難以在“祝融号”火星車着陸區地下100米之内穩定存在,但目前無法排除鹽冰存在的可能性。

此次發表于《自然》的文章,是由中國科學家利用我國“天問一号”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科學數據取得的原創性成果,揭示了現今火星淺表精細結構和物性特征,提供了火星可能長期存在水活動的觀測證據,為深入認識火星地質演化與環境、氣候變遷提供了重要依據。

(總台央視記者 劉璐璐 李志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