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平時不太注意自己口腔的衛生,發現牙齒上出現了一個黑色的大洞,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抽出時間去看牙醫時,去又被告知,一次不能完成治療,需要再複診才可以,讓人很煩惱。那麼,為什麼補牙還不能一次完成呢?
蝺壞
在一般患者看來,牙齒蛀了個洞,醫生用材料将它填好,通通都叫“補牙"。但是随着牙齒蛀壞的嚴重程度不同,治療的方法選擇也不同,不僅僅是常人理解的補個牙那麼簡單。
從牙齒的組織結構來看,牙齒從外向内由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髓三層組成。牙釉質是牙齒的最表層,也是人體最硬的部分,為半透明的白色硬組織。牙本質構成牙體的主體,位于牙釉質的内層,顔色淡黃。當牙本質暴露後,能感受外界冷、熱、酸、甜等刺激,而引起疼痛。
在其内有一空腔,由血管、神經和淋巴組成的牙髓充填,因此牙齒并不是“實心”的,裡面是有空腔的,腔裡面是神經血管等組織,我們把這個腔叫“牙髓腔”。
牙體解剖圖
當蛀牙的病變隻是到達牙釉質層或牙本質層時,叫“齲壞”,一般可以一次補好,有時太深需要“安撫治療”一次,兩次補好。這是一般意義上的“補牙”。
如齲壞牙齒沒及時治療,病變向下發展就會累及牙髓,出現牙髓炎。牙髓炎進一步發展,病變深入到牙齒根部及根周組織,就會出現根尖周炎。若患牙已經發展至牙髓炎及根尖周炎階段,那恭喜你,你走狗屎運了,首次就診需先行牙髓失活或牙髓摘除,俗稱“爛神經”或“抽神經”。
再次就診時需通過機械方法擴大根管徹底去除牙髓和感染的牙本質,由于牙齒内部通往根尖的管腔非常細小,盡管通過機械的處理和藥物沖洗,一次也不易把細菌完全殺死,還需在根管内封入藥物進行徹底消毒,每次需一周左右時間,炎症較嚴重者需封藥數次,直到症狀完全得以控制,才能進行最後“補牙”。
所以不是所有的“補牙”都能一次完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往往需要往返數次,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按時就診,以期早日治愈患牙。
您的點贊與關注,是我努力的動力!!!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讨。,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