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曆史的沉澱和打磨,中國至今留下的漢字有将近10萬,這些漢字,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生命,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俏皮可愛,有的稀松平常,有的則是讓人摸不着頭腦。
有一組特别的漢字,創造規則一眼就能看出來,無腦疊加流。它們的特點是——看得懂,讀不出。一看它們,這文字的意思就能猜的八九不離十,可是要問到讀音,就可有人為難了。
金木水火土
道家說五行——金木水火土。
咱們按順序來:
一看這個字,沒毛病——多金,跳過字面往下了深究,具體是啥意思呢?
鑫是多音字,當讀xīn時,是舊時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興旺、财富興盛之意。對,沒錯,就和大家理解的一樣,簡單粗暴。
而當讀xùn時,指盂器。《篇海類編·珍寶類·金部》寫道:“鑫,盂器”。盂器指的則是在古代用來盛液體的一種器皿。
雙木成林,三木成森。作為自小學就開始出現的常頻詞,森大概是最沒有挑戰性的疊字之一了,本意是樹木叢生繁密,引申義是從林從木,整齊而嚴肅。
由三個“水”字組成的淼字。會意:從三水,又作“渺”;本義:水大的樣子。
因為網絡社交的興起,淼字在現如今還被衍生出了新的用法——貼吧灌水,可見文字的發展也是緊跟時代潮流的,人民的智慧從來不會少。
相比兩個火組成的炎(yán)字,由三個火組成的焱(yàn)大家就陌生很多。雖然都是火,但焱字一點都不火爆,相反,意思意外的美好。中國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是——焱,火華也,從三火。(*小可愛們,可千萬不要想成火華社長劉烨的“烨”字哦!)它的本意是指光華、光焰,也指光采閃耀。
這個字真的是土土土,實名認證為中國“最土”的字,它還有個兄弟,是比它稍微不土一點的“圭(guī)”,這兩兄弟比起“炎”“焱”兩兄弟,讀音差别還蠻大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咯!
古代同“堯”,意為山高(小而高的山)的樣子。這個字不常見,多用于人名,如“關垚淼”“張慶垚”“劉垚”“李垚江”,該怎麼誇獎這些取名字的父母呢,真的是太有才了,給娃娃抓特色,從名字開始麼?
牛羊魚,一鍋鮮
來來來~
最近剛過完節氣大雪,
氣溫驟降,
保暖之餘也要溫補哦。
大冬天的,給大家上個牛羊魚大補湯!
從一隻牛變為了一群牛,本意指牛驚走,引申泛指奔跑,此意後作“奔”。仔細想想,這牛群奔騰的場面,是不是熱鬧喧嚣,頗有氣勢。隻要大家牢牢記住“犇”是“奔”的異體字,這樣一來是不是更加便于記住此字的讀音呢?
對于羊,見過的說它可愛,吃過的說它好吃。不過麻煩的是羊肉無論怎麼處理,總有一種難以除去的味道,咱們稱之為“膻味”,所謂“膻”就是羊肉的味道,也泛指羊的意思。羴字恰好就是用來于羊的此種屬性匹配的,在古代,羴是“膻”的異體字。
在古代,能吃到一條新鮮的魚可并不簡單,黃帝時期的倉颉,在造“鮮”這個字時,認為活魚的味道就是鮮的味道。戰國時期的孟子認為魚是天下第二美味,美就美在鮮的滋味上。
鱻,三條魚,那味道的鮮美可就不言而喻了。讀作“鮮”,同時,也是鮮的異體字。原指生魚,意為“新鮮”、“明麗”,也指鮮美,應時的食物哦。
大家找到小訣竅了麼?由動物變形而成的疊字,大多意思都離不開該動物本身的特性。
犇、羴、鱻三個字分别為奔、膻、鮮的異體字,隻要記住了它們之間的關系,讀音什麼的就完全不在話下,如此一來,這些今天的這組疊字真的是分分鐘掌握,完全不在話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