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市場上的新晉網紅,相信大家對“攤餘成本法債券基金”的名字早已有所耳聞。有人說,它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債券基金的持有體驗。但是,談到它的“脾氣秉性”,很多投資者往往一頭霧水,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扒一扒“攤餘成本法”到底是個啥。
什麼是攤餘成本法?
攤餘成本法”是基金估值方法的一種,指估值對象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餘期限内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簡單來說,就是計算手裡資産持有到期預計能賺多少錢,然後将收益平攤到持有的每一天。
攤餘成本法與市值法的區别?
在公募基金産品中,能采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的産品目前僅有貨币基金和攤餘成本法債券基金,其餘産品均采用市值法估值。那麼這兩種估值方法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吧。
攤餘成本法估值:
某隻基金以100元的淨價買了1年期利率為3%的債券,估值時便将這3%平攤到每一天,也就是(3%*買入的金額)/365天,因此這筆投資的每日收益相對穩定。
市值法估值:
與攤餘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時考慮了投資債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波動帶來的估值損益。舉例來看,某隻基金買入1年期利率為3%的債券,估值時首先将票息收益3%計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3%/365天,同時根據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減去債券買入價格和當日公允價格之間的差額。
對于同一隻基金,采用市值法與攤餘成本法估值所表現出的基金份額每日收益是不同的。基于市場價格的波動,市值法估值的債券基金可能在某個時間段出現淨值回撤,但也能在債券牛市的時候出現淨值的加速上漲。相比之下,攤餘成本法基金的淨值曲線則會平滑許多。
攤餘成本法債基為何走紅?
首先,對于總是被産品淨值波動困擾的投資者來說,攤餘成本法債基就像“定心丸”。采用攤餘成本法計價,可以相對降低淨值波動,提升投資體驗。
其次,攤餘成本法債基通常采取封閉運作 定期開放的模式,封閉期内基本不用考慮申購、贖回帶來的流動性沖擊,因此在對應期限内,相較傳統債基,可将杠杆更大化,力求增厚收益。
現在是債券配置的好時機嗎?
基金經理呂曉蓉認為,債市經曆快速調整,曲線已接近2019年12月底形态,但短期股債跷跷闆效應下資金流向對債市不利。展望後市,基本面恢複增長方向不改,斜率還有待新動能出現;貨币政策重心從靈活适度中的靈活更多的偏向适度,按照易綱行長提出的全年30萬億社融增速目标,上半年完成比較好,下半年同比小幅增長,增速将有所收斂;通脹讀數壓力依舊較小,但工業品處于曆史低位,環比上行風險值得重視。預計未來半年内利率主要以震蕩走勢為主,短期中樞或有小幅上行,但中長期角度的配置價值也将逐步顯現。
風險提示:
1.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産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适應。
2.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緻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